打印

陶喆---太平盛世全面剖析(zz)

陶喆---太平盛世全面剖析(zz)

原贴地址 http://club.music.yule.sohu.com/read-asia-222651-0-17.html
引用:
v我是神v [humanoo@sohu] 发表于07-01 00:56

1.火候  
  声音的力度控制得非常好,在像《鬼》、《孙子兵法》这类力度很强的歌曲中表现得更为充分:歌曲本身很有力量,但每一首歌的局面都被牢牢掌控。应该说虽然这种歌很有感染力,但其中的火候却很难把握。过火了会让人觉得吵、嘈杂,这类的失败案例有一大把;控制得太刻意又会让听众有种情绪无法释放的失望,陈奕迅的《爱是怀疑》就是典型。虽然EASON的好嗓子为这首歌增色不少,但怎么体都有种隔了不干净的玻璃看风景的感觉,十分不爽。
  DAVID这次充分表现了他对整个歌曲局面的控制力,有力、真实、通透。这种表现绝对不仅仅是HDCD的功劳。
2.结尾
  应该怎么说呢,每首歌的结尾都处理得非常——合理。其中的大部分都可以用干净利落来形容。比如《鬼  序曲》,刚刚好在我开始有点儿发毛的时候戛然而止。再比如《孙子兵法》。这一特点贯穿了整张专辑,也算是“简约”这一制作思想的一种体现吧。
3.配器
  之前已经看过一些关于这张专辑配器部分的评价,我留意到有朋友反映“简陋”,所以听之前还是做了点心理准备的。不过听下来就觉得还不错。配器被大大简化了没错,声音的层数也减少了,和声也不怎么花哨,但每种声音的表现都非常到位。不管是《CATHERINE》中的大提琴,还是普遍使用的吉他、键盘,民乐器,每一种音色都十分饱满,表现光滑流畅。至于在配器上究竟是化繁为简好还是化简为繁好,我看各有各的特色,至少达目前为止,我还是觉得DAVID这次在配器上的改动是成功的。
4.分割
  第一遍听的时候,老实讲,有点不知所谓的感觉。可能是因为DAVID之前的三部曲每一张都有自己完整的结构,一首首地听过来,自然有个线索在。最典型的当然是《黑色柳丁》。对此我有种形容:DAVID的音乐是不适合打乱顺序去听的,他的专辑就好像一顿西餐,汤、开胃菜、头盘、主菜、甜品,每一首歌都有它应在的合适位置,它们综合起来带给你一种任何一首具体的音乐无法明确给你的东西。因此曾强烈反对有朋友十遍连放《月亮代表谁的心》,也由此被斥为变态。
  这次在刚开始听的时候我也习惯性地去找,结果可能是自己太迟钝了,疲于奔命,反正是一无所获。后来我试着找出其中的几个分割:(《鬼  序曲》和《鬼》);《孙子兵法》;《SULA与LAMPA的寓言》。在又听过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还应该加上《爱是个什么东西》。这样在《鬼》和《孙子兵法》之间的两首歌《CATHERINE》、《就是爱你》可以看作是对情感的一种表白;《孙子兵法》与《SULA与LAMPA》之间的三首《爱我还是他》、《SUSAN说》、《无缘》可以被称为情感的挣扎;《SULA与LAMPA》与《爱是个什么东西》之间的《2NIGHT.藏爱》、《她的歌》是情感的咏叹。一首一尾的《鬼  序曲》和《祷告良辰歌》分别记录了乱世的现实、对未来的期待。
  这样第二首《鬼》和第十二首《爱是个什么东西》是两个整齐对称的分割;它们分别向下、向上两首,就到了第五首《孙子兵法》和第九首《SULA与LAMPA的寓言》,也是两个对称的分割点。
     可能有点玄之又玄的味道,大家姑且听之吧。
5.杂感
  专辑的颜色——铅灰色,沉重、压抑,同时也充满了不确定,因为乌云背后可能是阳光,也可能是霪雨。
  笑点——这个词可能不太合适。但之前在DAVID的专辑中,总有能让人发笑的东西。比如《多谢你》、《宫保鸡丁》或者是每听必笑曲目——《MY ANATA》。但这次没有一首歌让我有这种感觉。相反的,像《CATHERINE》、《她的歌》还会让人非常的伤感、流泪。倒是在听《爱是个什么东西》的时候,每每听到背景音乐中的口白“它到底公不公平”、“我一直问我自己”时,我总是莫名其妙的想到日本动画中常常会出现的串场小人,有点滑稽且不搭调。呃~~,这可能是我个人的错觉
  突破——我想从事创作的人听到这个词都会有点头大的感觉吧。人都是欲望的动物,听众也一样。有了好音乐还不断希望歌手能够更上层楼。对于DAVID在这张专辑中的表现,还在评估中。留待下次再聊吧。
当我们!◎#!◎#%在一起!



TOP

有道理

TOP

有板有理的,喜欢他说的配器的那段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3 02:59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