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乐评对陶的评价!!(超赞)

乐评对陶的评价!!(超赞)

[转帖]乐评人详谈◎周杰倫VS陶喆◎

周杰倫和方文山這個組合所做出來的成績,我認為是現下流行音樂
只重視青少年文化作法下的顛峰之作。在整個行業這麼壞的時候能
有這樣的搭檔出來,非常不錯,而這股風潮裡也有很多有趣現象可
以探討。

◎R&B——周杰倫VS陶吉吉

在深入談周杰倫之前,我們先來談談「R&B」。因為我覺得周杰倫的
音樂是R&B,而且是非常道地、徹頭徹尾的R&B。
所謂「R&B」,翻成中文就是「節奏與藍調」(Rhythm & Blues),
R&B這股潮流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或說一種價值觀的認同,也是美
國的經濟文化橫掃全球的情況下,唯一可以同化所有其他國家的流
行音樂形式。從韓國、日本…一直到巴西,在當地的流行音樂裡都
聽得到R&B的元素與影響。

R&B有幾個關鍵要素:第一是歌手本身的節奏感要夠好。R&B有某種
特殊氣味,是一種非常黏膩、性感(sexual)、聲調持續不斷,非
常需要「假仙」、但是又很容易穿幫的音樂形式。歌手需要特殊功
力才能完美詮釋R&B。而不同歌手演繹起來味道也不盡相同。你看李
玟唱R&B,誇張得跟什麼一樣;但是你再看劉沁,她就非常冷調。這
些不同的外顯姿態關乎歌手的個性,很多歌手唱芭樂歌可以唱得很
好,可是唱R&B就要立時穿幫。要唱好R&B,無論是歌手自己的本性
、對音樂的掌握能力等,都要很犀利才行。

早期台灣沒有人弄得清楚R&B到底是怎麼回事,總是讓人覺得是它某
一群很時髦、家裡很有錢、從小就移民美國的ABC的專利。以前一些
歌手(例如瘐澄慶)的作品中或許有一點R&B的味道,但說穿了其實
不夠味。若講到「道地」與否,陶吉吉該算是第一個「正式」將R&B
引介進台灣國語流行樂壇的人。

★陶吉吉的影響——Classic Coke

今天周杰倫能掀起這股風潮,陶吉吉可說居功厥偉、有推波助瀾的
作用。因為以前台灣有過這類的作品都是混雜的R&B,沒有一張專輯
能夠做到像陶吉吉一樣純粹。這邊讓我打個比方,若以可口可樂來
說,在台灣陶吉吉算是Classic Coke,而非Diet Coke之流。

不過陶吉吉的R&B唱得雖好,卻已經到了技術的極限。因為R&B難在
「唱」,它是目前最難唱的一種音樂。這種源自藍調的音樂形式,
歌手必須很有技巧地運用喉嚨與聲帶來推、擠,要能夠既曖昧又準
確。陶吉吉唱的R&B算是台灣最道地的了,但他的音樂後來沒有辦法
繼續發展,也是基於同樣的原因,因為演變成一種「陶吉吉演唱障
礙」。他樹立了一個標準在那裡,他的歌雖然很好聽,但你去KTV唱
他的歌,可能會覺得很羞恥,因為唱不出那個樣子和味道,其他歌
手唱他的作品也有同樣的問題。

不過從另一面來看,能做出陶吉吉這樣程度的作品的人,在洛杉磯
可能有兩萬個,許多可能做得還比他好。而且我們試問:陶吉吉創
造了一個新的音樂形式了嗎?或是他藉由R&B傳達了很深邃的文化情
感面嗎?答案是「沒有」,他只是把美國流行了很久的東西原班不
動地移來台灣。

★本土脈絡的發芽——周杰倫的Sprite!

因此,當周杰倫第一張唱片出來時,雖然大家一下子搞不清楚這是
什麼東西,不確定這真的就是R&B,只感覺聽起來很順。當時我就清
楚意識到這裡頭的重點在於文化認同的問題。從本土意識的觀點來
看,周杰倫給了大家一個啟示:「原來R&B不是一定要陶吉吉這類
ABC出身的歌手才行,原來從南部出來這樣一個年輕小子也可以做出
很棒的R&B。」雖然這點還不夠明顯,但這個文化脈絡上的突破是相
當重要的。

因為不管ABC唱的R&B多地道,其文化脈絡使得本地聽眾聽起來感覺
還是隔了一層;可是現在周杰倫是千真萬確地在你眼前變魔術給你
看,而且他講的語氣、談的話題和本地聽眾更接近。若我們再拿可
樂來打比方,周杰倫可能就是比較親切、比較街頭的「Sprite!」。
因此不管陶吉吉先前的個人專輯有多完熟,周杰倫的出現絕對會帶
給他很大的壓力。

★演唱

再回到唱功的部分,先前我們提過的「陶吉吉的演唱障礙」,但周
杰倫對這點卻絲毫不以為意,他反正也不理你,就是含糊地唱(
blur),乍聽之下完全不知道在唱什麼。我常講「唱歌是說話的延
blur),乍聽之下完全不知道在唱什麼。我常講「唱歌是說話的延
伸」。周杰倫就是在講話,他不覺得唱歌是一個障礙,也不認為一
定要唱到怎樣才算厲害、才會被認同,他的整個傳達方式(
delivery)是非常自然的,而他的態度是非常「街頭」(street)
的。他不能說唱得多好,但是他從語言的形式轉換到音樂的形式時
你看不到痕跡,你不會覺得說這個是講、那個是唱,他就直接這樣
跨門過來了。

★極佳的旋律感

一開始提到R&B的關鍵要素,除了節奏感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就是
旋律。周杰倫有著絕佳的旋律感(melody sense),他不是虛晃兩
招而已,他作的曲子很好聽。像我兩個女兒就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
、在家裡頭唱得跟真的一樣。雖然說他的歌第一次聽可能不知道在
唱什麼,很多歌也不是那種典型的芭樂歌,但我並不覺得他的歌難
唱。因為他的歌於技巧部分並不難,若你能找到某種竅門、或是「
通關密語」,你就可以直接進去、暢行無阻。而這也跟他許多歌裡
(例如<忍者>)採用電玩意像是一樣的。一旦你熟練了,你就完
全被征服了。其實他的和弦很簡單、沒有很特出之處,但是他有很
好的旋律感,這是我覺得他很不錯的地方。

◎靈感可保持原創、但技術必須進步

再談到音樂的製作部分,陶吉吉和周杰倫都身兼自己專輯的製作人
。前者非常要求完美,在錄音室裡調Protools時要把音準、和聲…
等都調到極限。而周杰倫則不是,他專輯裡的編曲並不那麼精緻,
很多曲子聽起來其實很像DEMO(試聽帶)。綜合前面來看,我們或
許可以說他作品的特點就是:粗礪(rough)、模糊(blur)、街頭
(street)。

不過在聽到周杰倫的一些言談時,我在這邊不免有些擔心,也想就
我的經驗提出一點善意的忠告。或許一開始「粗糙」是你音樂的特
點,但是如果說「粗糙」就是你要的,並且把「粗糙」拿來當賣點
的話,這就令人不能苟同了。「粗糙」應該是不修飾,或說是非常
「原創」,端看你想表達的東西為何。周杰倫這兩張專輯的音樂是
粗糙的,但是創意是原始創新的,我希望他在創意上可以永遠都保
持原創、不要太修飾,但是技術上絕對有很多進展的空間,一定要
不斷進步。創作者不能因自己技術上的粗糙而沾沾自喜,還把它拿
來當賣點。今天大家為你鼓掌叫好,不是因為你技術上的粗糙,而
是在於創意的新鮮原始,所以沒有必要為了自己的粗糙而沾沾自喜
。當然周杰倫這樣年輕,他之所以冒出頭又是在於他的爆發性,沒
能兼顧這點是可以被諒解的,因為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當別人
在指出你的罩門的時候,千萬不要頑抗。

◎談歌詞——方文山成功的中西融合

講周杰倫,自然不能不提方文山。我聽他們第一張專輯的<娘子>
,覺得這首歌是天才之作。嚴格一點來說,過去想要中西融合的人
,嘗試了幾十年都失敗,這首曲子卻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因為要融
合中西,一定要互為表裡,我也一直在尋找這其中的解決之道,而
當我聽到<娘子>這首歌時,我的直覺是:「操!他媽的這個很厲
害。」這首歌值得被鼓勵,因為創作者沒有全盤投降,而找出了一
條東西兼蓄的路。

★以詞載道

對我來說,音樂,特別是流行音樂,音樂本身不再有什麼使命,歌
詞才是傳達意念的載體。悅耳的芭樂情歌並不稀罕,但是透過歌詞
它卻可以傳達一些很動人、很真摯的情感、或是人性光輝這類的意
念,因此我認為流行音樂最美妙的地方是在歌詞。再回看到R&B,這
種音樂形式已經出現許久,現在再來運用也沒什麼特別了不起,美
國人早就玩到極致了。不過現在透過R&B這樣的載體,卻可以去承載
像<娘子>這樣有趣的文字內容,或換個方式說,這樣東方氣味的
文字內容可以和這樣西方的音樂形式相結合,而且行得通。從這裡
若再往前推進一步,我們甚至也可以把整本《雪山飛狐》給講進歌
裡去,這是可能的,這種結合方式有很多想像在裡面。<娘子>這
首歌讓我非常非常驚訝。而且它很自然。

★對新一代寫詞人才的殷切期待

我們這個行業其實滿貧乏的,人才都用盡了,而且這一代年輕人也
都不太經得起期待。再來因為我自己也是寫詞的人,用文字來編織
故事、描述情感、傳達信念與想法,所以我對幕後的創作者比對幕
前的人有更多的期望,很希望方文山能持久,而非曇花一現。說實
話,歌壇絕對不會只有一個方文山嗎,眼前還有很多整天做白日夢
寫一大堆東西的傢伙。不過方文山是很幸運的,他碰到周杰倫,兩
人的配方對了,轟一下一起紅了起來。而我非常希望能看到方文山
能真正成為一代怪傑,能不停有人都去學習運用他的東西。不過如
果他的東西只怪在周杰倫身上那就完了,因為周杰倫一旦聲勢不再
,也就等同宣告他的事業終結。今天若我們請方文山來幫五個不同
的歌手寫五個不一樣的詞,每一個都有不同的情感和氣味,可能嗎
?我看很難。就如同張震嶽,他是不錯的歌手和創作者,可是你拿
他的作品給其他的人唱就完蛋了,伍佰也是一樣,因為他們的創作
只在自己的身上有效。現在方周兩人的合作看起來有一點這樣的問
題,而這是我非常不願意見到的事情。


◎走紅後的隱憂與對兩人的期許

我們講張惠妹時曾講過「造神運動」,現在還是一樣,不管周杰倫
或方文山都面臨同樣問題。一個歌手冒出頭來以後,基本上雙腳就
懸空了,有多少人架著他在往前走;可想而知這兩人現在的日子是
怎麼過的:所有人都要找你、都從你身上要東西。現在新專輯出來
,聲勢似乎很大、宣傳動作很多,但說穿了現下出唱片凡是企宣的
花招玩愈多,就表示製作的部分愈心虛。

我在這邊想問兩人的是:「你覺得自己到底會不會變成對這行業有
長遠影響的人?還是只是一時的現象?」說穿了巨星沒什麼,每天
都在製造,過去二十年來有太多的案例了。但是你能不能成為這個
行業中被尊敬、有影響力的人?對這行業的意義為何?有沒有眼界
(vision)?這可能是這一代年輕的小朋友應該要思考的,不然台
灣新出來這一代的音樂人在未來的華語流行音樂裡將不會佔據重要
的位置。而要有好的眼界,不是在於跟唱片公司怎樣搞宣傳活動,
你必須要有很好的情操,有對這個行業的道德、堅持理想勇氣,當
然也要有能力、夠持久。像JC PENNY(?)的老闆到90幾歲、快死的時
候,眼睛已經看不見了,但他說:「I may have lost my sight,
but I have even greater vision.」這也是我對自己的期許,也希
望能轉送給新一代的音樂人。

◎結語

周杰倫和方文山並不是靠唱片公司或是其他人,是兩個獨特有才能
的個人。像孫燕姿便非這樣的獨特個體,還是幕後的人所操作捧起
來的。而周杰倫風潮接下來所面臨的關鍵點就是台灣流行樂的土壤
夠不夠肥沃。理想中最完美的流行音樂環境是:完美的個人加上完
美的製作(A&R絕對還是一門很高深的專業),再搭配順暢的通路、
有效的企宣,這樣整個架起來的平台才是完美健全的;像日本就是
,但這天對台灣還很遙遠。

而周杰倫和方文山對流行樂壇雖造成了影響,但是因為累積的作品
還太少,所以影響還太淺,兼之當下貧瘠不良的音樂環境,也令人
對未來的發展潛力感到憂心。或許我們現在可以出個徵文題目:「
試述五年以後的周杰倫」。獎金十萬塊,而如果五年以後真的是這
個樣子的,再加獎金二十萬。不管是唱片同業、或是各年齡層的聽
眾來投稿,選五篇最好的出來,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大家覺得這個行
業能夠留這個人多久。只不過,以現下的環境能夠冒出頭賣一陣子
就不錯了,誰還會想到「持續性」和「未來」這樣的問題呢?



David,我会用我的生命去爱你。 我不敢谈永远,但是,我会一直默默地爱你!

TOP

业余水平!但辛苦你了!楼住!
★※ ET——环宇八卦台[台长]※★

TOP

或许他在别人眼中不是完美
却在我眼中,是~!!

传说中,每个人都有守护天使,他会在你痛苦时安慰你,烦恼时开解你。

假如有一天,你发现他没有来,那天使只是暂时离开。他会永远记得要守护你。

因为这是上帝的安排。

DAVID,我会永远守护着你......

TOP

文章看下来,怎么变成是对JAY的评价了~~~

TOP

jay 的歌迷写的
一看就知道。。。。
不再奢望大师。。。

TOP

哎~~据说这是李宗盛写的[em13]

TOP

里中线???????
他的品位好有问题~~~~~~~~~!
真的假的??????

TOP

原来在中文网上就有这个,我还大说了一顿——


看这样的贴子真是气的我牙直痒痒,这个什么所谓的乐评人是谁啊,我看他也不怎么的,八成和周杰伦一个公司的吧。他直接摆明说周杰伦比陶喆强不就得了,哪儿这么多废话呀,篇幅长就能有说服力啊???既然他对陶喆的认识这么肤浅,他又有什么资格评论呢?居然说陶喆是ABC,这不没影儿的事儿吗,陶喆在美国住过就是ABC,那我要是看见哪个人洗衣服擦地的,我是不是就可以管他叫保姆呀?
    我再怎么估计,也觉得这人成年了吧?难道他还喜欢拿着双节棍跟他家娘子说自己是威廉古堡里的忍者,要不然就是和自己的小铁匠弟弟一起钻到半岛铁盒里找半兽人,顺便还打打龙拳??这也太没意义了吧,不管年纪多大,人长了一岁,就会成长,就会越发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真的不知道那些人有没有思考过自己的职业是什么,音乐是什么?
    反正我认为音乐就是一种用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那我不知道周杰伦是不是在家门口看见半兽人了,或是什么的。而且我觉得真正的好音乐是打动人心的,是用自己生命的累积换来的,而呈现给我们的就会是完完全全诚恳的音乐。相反就算你的唱腔再有特点,创意再新,编曲再怎样怎样,但如果在那么炫的外表下的东西是虚假的,我想也不会怎样。周杰伦他自己就说,写情歌时,他都需要靠想象,既然那些周氏情歌的背景是想象,那这样又会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更可气的是这个人居然还说陶喆的音乐后来都没有办法继续发展,我真的是不能同意这种观点,但如果他所谓的发展是指唱腔啊,编曲之类的,那我反而觉得这些没有这么重要,因为一首真正不错的歌,是不需要很花俏的编曲,还有音效,或是唱的很花腔的,就算是清唱,它还会是一首不错的歌。况且我觉得陶喆这方面的音乐素养已经很高了,他需要发展,需要充实的是歌曲的灵魂,那些只不过是没大用的壳罢了。
    而且这个人已经很明显的把陶喆定位了,好像陶喆就是R&B歌手,仅仅这样吗?陶喆的音乐是丰富多样的,他不仅仅有R&B,别的多种多样的音乐类型都被他包括了。
   “因此不管陶喆先前的个人专辑有多完熟,周杰伦的出现绝对会带給他很大的压力。”这句话我看了最不爽!我真不明白这个压力是从何而来,我想大概这人指的是陶喆怕风头被周杰伦抢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陶喆干吗让歌迷等了两年八个月?这难道他就不怕歌迷热度冷却,又喜欢别的明星?其实陶喆肯定不在乎这些,他想的只是拿出真正的好音乐,不要让大家对自己的选择后悔(真是负责任~~~~)。
    我估计这个“乐评人”对别人的“看法”也说过不少,大家听听,这评论内容安排得多“滴水不漏”呀,首先篇幅长,让人还没看,就会觉得评论人一定是个专家,这就先入为主了,首先就对内容持一半肯定了。再来开头先是一番技术演讲,说R&B究竟是怎样怎样,大家看后一头雾水,然后回心想:“哇!真是专家,对R&B有这么深入的了解。”反正大家看不懂得就会觉得是高深的东西。最厉害的是这句话“在深入谈周杰伦之前”这简直一下子就让大家有一种要进入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感觉,至于对后面的话,当然也起了提高可信度的作用。
    接着他又对陶喆表扬了一小段,虽然很少,但对陶喆的歌迷来讲,已经感觉:哇,表扬陶喆了,真好!可是再后面就说什么陶喆到了极限,陶迷们就想了:哎?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耶。
    然后,就干脆否定陶喆,说什么像陶喆这样的,LA有好多呢。
    之后,就大篇幅的对周杰伦进行表扬,说他创意新、旋律感强,还有把舌头捋不直说成是从语言的形式转换到音乐的形式时 让你看不到痕迹。当然了,表扬了这么多,如果不批评几句,不就会让人决的觉得这个“专家”不公平了吗?于是,就那么提醒了一下,而且这种提醒一点都不尖锐,说得那么圆润,性质就好比你一直看着地面往前走,别人却突然要你注意路两旁的水沟一样。评论最后,再谈谈祖国未来歌坛发展,再指明应该发展的大方向,还引用英文句子,哇!真是“完美”结束评论。



说完后,真是爽死了!

TOP

因为他比不上陶,所以找了一个唱着儿歌说不清话的白痴来捧的天花乱坠,然后在以前辈之姿顺利打败那白痴,顺理成章。他就是老大了嘛,各位知不知到陶怎么骂这个人:“很多男性创作人都以找灵感为由让自己有外遇!”,我妈都知道是在骂李宗盛,音乐上比不赢就耍嘴皮子劲,他难道听不出陶哲的第一张专集中那种只有中国人特有的含蓄的谈情的味道吗?就会拿着陶 过去的R&B讲啊讲,还专业音乐人呢,真不想呸他哈,白痴都听的出黑色柳丁是摇滚,这种江郎才尽只回拿着他们的名头招摇撞骗,居然还会有人信,几时又看他们有新作呢?

TOP

其實我不知為什麼常常拿兩人來比較, 來做文章, 好像一比較就會向另一方扣很多帽子, 維護一方, 另一方就注定要慘... 其實他倆倒是互相欣賞....哈

不過話說回來, 他這篇亦不無道理, 確是說出jay和方文山的好處優點~他們確是努力想把中西音系融化~給予很大的思考空間, 同時亦很真誠的指出他們前進的所要面對的問題,
而陶陶那一套確是比較近西方, 不過作者絕對給予陶陶的創作和演唱方面有很大的肯定
他對陶陶和jay的觀點都是有讚有批, 直指問題所在, 蠻有透察力!


我還是想說一點, 我覺得很怪, 有時由於傳媒的比較和吹棒, 支持某方就把另一方挑剔,因而導致偏頗, 大放文章的都不太好吧, 就好像有時只會把放大焦點在jay的雙截棍(是國技, 想表他喜歡的一種中國的精神面貌吧了), 半獸人上, 就說杰倫的東西是什麼,看到個別而看不到整體!!

其實jay就是個台灣土生長的年輕人, 自然有年輕人該有的想法(陶陶有那麼多人生經歷, 自然有比較是他那年齡層的想法...而你不能苛求他, 或許到他真的中年了,自有體會)
所思所想所感都是年輕而有活力, 對年輕的流金歲月的想望, 思想無限的伸展, 用音樂去繪畫年輕的心(他的心),

往其他方面攢去,他拿著年輕人的心去觀察週圍事物, 有時對世時局界的戰亂打問號, 戰場失去了朋友至愛的無奈, 又會對祖父對老家有了一些許懷念, 看到家庭問題又會再次打下問號, 給予控訴; 喜歡有民族性的東西(民族性的, 如國技), 希望在音樂表達這種民族精神面貌, 一直努力用活力把中西的融化貫通。
不去扮成熟的做作,听他的曲子, 你會感受到情夢憂愁多盼望....
當然有著盼望美好的愛情來臨, 又卻步於愛情頂不住時間, 譜出自己對愛的解釋與思考, 看到生活小事有感, 一轉身, 想像自己走訪各個異地描下一些穿梭時空的畫面,

....那些詞, 那些思考, 那些畫面, 那些勾起了思緒意境, (有深刻蘊藉, 有爽快隨意, 有爆發激越, 有簡意小品), 歌曲底下, 往內層再進一步探,  所裹著正是一顆年輕的, 青蔥的, 是奔騰, 彭湃的, 活生生的心, 是他年輕的世界觀!


在迫人的生活下, 在石森林(城市)裡, 能攢進個無拘束的音樂國度, 重溫這一顆活蹦亂跳的心........就像走進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國度(陶的), 一樣好~

你沒大腦,  或許你神經被大都會的繁雜夾住, 就別指望這顆活脫的心能引發你的什麼, 或者是千驕百態, 你獨有所好~~
音樂=藝術, 藝術=音樂, 怎樣去搓揉都行, 本來就可以360度, 不同方式, 各度, 題材, 特質的發揮, 這才是繁榮, 才能放彩~


p.s.我這個即喜歡jay又欣賞陶陶的歌迷的心聲

原本我们需要的就是不同的面孔发散同样的光芒。
原本我们需要的就是不同的面孔发散同样的光芒。


真是老話題, 放過他們啦, 不要太多比較啦~是危險的, 別沒殺了兩個喜愛音樂的人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7-13 0:21:49编辑过]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 16:46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