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04-12-13/ 羅大佑為新專輯《美麗島》造勢(12/21更新)

2004-12-13/ 羅大佑為新專輯《美麗島》造勢(12/21更新)

羅大佑「夜行」上海灘 為新專輯《美麗島》造勢
2004年12月13日14:27  

  昨天傍晚,羅大佑抵達上海,為他十年來的惟一專輯《美麗島》展開巡迴宣傳活動。上海的夜有些微涼,但羅大佑黑衣短打,神采奕奕。

  記者會要今天下午才召開,但昨天晚上羅大佑沒有閒著,而是和上海的部分媒體朋友敘舊,外加電視台的兩檔訪問。一個黑衣人就這樣穿梭在上海的夜色中,甚至比夜色更黑,卻更容易讓人記住。記者有幸陪同他近6個小時,從飯桌到高架橋,從採訪間到酒店,一一共行。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個一年半前被人們「說」走下神壇的羅大佑,並不像你和我想像中的那般高或者那般低,他是一個28年來如一的歌者,也從來都是個有血有肉的男子。

  19:00 浦東鷺鷺酒家共進晚餐

  明年打造音樂劇

  一入座,羅大佑就要了兩種黃酒,古越龍山和黑方。他從來都是愛酒之人,特別是紹興黃酒,何況還有大閘蟹。席間就座的除了媒體記者外,就是羅大佑的隨行和內地宣傳方,以及前魔巖唱片當家人張培仁這樣的重量級人物。兩個小時的晚餐,說得最多的一句是:「這一年多時間發生了太多的事情,我都以為有3年S來上海了。」他像與朋友久別重逢一般喝酒吃蟹,專注程度不亞於在台上唱歌。席間大家談起科技新品,他只是一句:我對新科技總是抱懷疑態度。

  只有說到音樂時,他才滔滔不絕。《美麗島》一等等了十年,下一個音樂果實依舊要十載才見熟?他說不會,構想已經成竹於胸:打造一出音樂劇。華語音樂缺的就是音樂劇,雖有《雪狼湖》在先,但終歸缺少像《MEMORY》之於《貓》這樣的歌曲,讓人一聽難忘。

  現在談計劃還早,但羅大佑已經在心裡下了一盤棋:自己任音樂總監,找話劇作家創作劇本,培養一位新人演員,成本雖高卻值得一搏,也算是在樂壇的另一種活法。

  一口黃酒下肚,羅大佑臉色漸暖。

  21:15 東方路驅車去電視台途中

  最反感被稱作「音樂教父」

  舟車勞頓,加上酒勁躥升,上了車的羅大佑有些疲憊,閉上眼睛小憩。記者趁機會與他閒聊,難免打擾,但他依然有問必答。

  「《美麗島》裡你個人偏愛哪首歌?」

  「《傾城之雨》和《網路》吧,因為它們是我十年前寫就的歌,陪我時間最長,都化成自己的東西了。」

  「你還聽現在年輕歌手的歌嗎?」

  「聽陶喆和周杰倫的,陶喆陶喆是純正的節奏布魯斯,周杰倫有點嘻哈。周杰倫的歌詞如果再洗練點,也許會更好。」

  「你考慮過自己音樂的娛樂性嗎?」

  「很少,我的音樂首先是娛己,自己都不愉快,怎麼讓別人愉快。但說到底,娛樂只是音樂的作用之一,我的一些情歌很苦,但人們聽了會有同感。」

  問題平淡無奇,回答簡單隨性,不過末了羅大佑彷彿意識到什麼,坐在前排回頭大喊:「你們能不能幫我寫,我最反感別人叫我音樂教父,別的什麼稱號都可以!」

<< 東方網-新聞晚報 >>

[ Last edited by 朽鸭 on 2004-12-21 at 13:00 ]

TOP

十年磨一"岛" 罗大佑新碟12日内地首发

上海热线 http://joy.online.sh.cn/joys/gb/ ... content_1046092.htm  
  2004年12月10日 18:02:56   
     
    在等待了10年之后,音乐大师罗大佑终于将在本月12日于内地首发他的新专辑《美丽岛》。这张前前后后创作了8年时间的专辑,不仅是罗大佑多年来惟一的心血结晶,也是他对于2000年以来人们对其指责和不满的回应之作。届时罗大佑将来到上海,为新专辑做宣传。

  从2000年开始,罗大佑在内地举行多场个人演唱会,并在媒体面前频频曝光,原来世外高人的形象迅速在大众面前瓦解,加上迟迟不见新歌的踪影,有人开始怀疑音乐大师是否“廉颇老矣”。在这样的质疑声中,罗大佑本人也曾经表示:“前阵子我的发言已经太多,从现  
在开始,就让音乐来说话吧。”而《美丽岛》的出现无论在音乐上收获几分,至少还可以证明其“青山在,人未老”。

  10年等待只为思考

  一张专辑磨了十年,单单是录音就花去了8年时间。这个时间,足以见证一个偶像歌手从生到灭的全过程,甚至也开始消磨许多歌迷心中期待的热情,由此产生的不满,足以淹没一个普通歌手再度发片的信心。不过罗大佑却坚信:专辑要有话了才说,而在漫长的10年时间里,一来未见得到该说的时候,二来也是自我酝酿的过程。

  同样的道理,现在发行《美丽岛》,也是因为有话要说。他在这10年里,搬了家,也结束了和李烈的12年爱情长跑,周围的音乐环境更是经历着彻头彻尾的变化。罗大佑这样回忆这段时光:“从1995年开始,全球发生着巨大变化,1998年网络兴起,我的父亲也在这一年里过世;2001年的“9·11”事件;2003年的SARS以及伊拉克战争;到了2004年,一切开始归于清晰,也终于到了该说话的时候了。”罗大佑表示,让大家等待了许久,但自己不是一个为了发专辑而发专辑的歌手,对自己来说,创作是需要积累的,必须回到生活本身,沉淀与思索。

  自我本色不改初衷

  打开专辑《美丽岛》的扉页,映入眼帘的是这样的一句话:“我们要把所有声音的成就归功于这块土地。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从她身上汲取了多年养分之后,重新来孕育我们共同亏欠她的归属。”

  流行音乐的善变让歌手很难保持自我的本色,而罗大佑是个少数的例外。在《美丽岛》中,除去情歌之外,多数的作品都最终归于他对这块土地的眷恋,而罗大佑也开门见山地表示,这张专辑探讨的是归属感的话题。世界变化越来越快,个人的变迁难以捉摸,成长在这个年代的人们该如何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这不禁让人想到了多年之前的《鹿港小镇》,多年前的“霓虹灯”到了今天早已不复存在,而不变的却是罗大佑相同的人生探讨。

  专辑的音乐也表现了罗大佑一贯的风格。曲风多元而丰富,自简单钢琴伴奏的小品形式到气势澎湃的史诗巨作,也有彻底的摇滚节奏,尤其是在风笛等乐器的运用上,更是被贴上了明显的“罗式印记”。比较例外的是讲述盗版问题的《真的假的》,首度尝试了嘻哈曲风。

  情歌送给前妻李烈
  在关注社会和人生蜕变的同时,罗大佑在这张专辑中也收录了两首情歌,歌曲旋律优美,成为新专辑中最有希望被传唱的作品。

  其中《啊!停不住的爱人》是罗大佑献给前妻李烈的作品,其中包含了罗大佑少见的似水柔情。这首在两人对未来道路产生分歧时写下的歌,歌词中写道:“青春年少承诺时的勇气,比不上回心转意担当住的珍惜,胜利让给英雄们去轮替,真情要靠我们凡人自己努力。”在为这段12年的爱情费尽思量的同时,罗大佑也借着这首歌首度袒露心迹,即爱情敌不过时间变迁的无奈心情。而另一首歌则来自一个真实故事,罗大佑表示,歌曲的意境是一个小女孩在跳舞,想起自己学钢琴的时候,也就像小女孩那样从最简单的学起,让人无限怀念以往的岁月。


罗大佑部分新歌解析

  ◆《伴侣》:首度发表是在去年6月中SARS的时候,由香港电台举办的一个向医护人员致敬的演唱会上。原来是写给一对夫妇的,现在这个版本是伴侣II,写给所有人。

  ◆《美丽岛》:原名叫Beginning,很民族的音乐元素。1998年开始写,之后加入钢琴、电子音乐等元素,更把声音也当成一种乐器。

  ◆《初恋少年家》:电影《运转手之恋》的电影配乐,讲述地震之后的感情。

  ◆《啊!停不住的爱人》:是在感情出现问题的时候写的,这个版本的主要部分是演唱会的现场录音,后来又加上了苏格兰小风笛。

  ◆《网络》:编曲是罗大佑合作多年的伙伴花比傲,1996年就编好了,在纽约做后期,里面的电吉他是罗大佑自己弹的,另类摇滚的曲风。当时他觉得这个世界很虚拟,但网络的空间却很大,所以他觉得人跟人的距离会被拉得更大。

  ◆《倾城之雨》:当时人在纽约,制作人是日本久保田利伸的制作人久津间先生,一次就录完的歌曲。

  ◆《往事2000》:1996年写的,那时罗大佑还没结婚,是恋曲1980、1990之后的延续。写未来,希望到2000年的时候你会回头看当时我曾经为你写了这样一首歌。

  ◆《时光在慢慢消失》:1998年在纽约林肯中心个人演唱会上发表,当时没有歌词,2001年由林夕填词,这首歌词跟《宁静温泉》相呼应,同时完成。如果说这首歌是对世界的一个疑问,《宁静温泉》就是一个解答。

  ◆《宁静温泉》:这首歌的编曲是陶喆,当时他在洛杉矶,这首歌是在经过所有的浮动之后,沉淀下来的曲子。

  ◆《变天着花》:1997年的时候已经有这个题目,之后一路发展,这首歌里面有非常多的暗喻,请你自己慢慢体会。

  ◆《真的假的》:在金曲奖上发表的组曲中的一首。Rap的部分由武雄完成歌词。第一次尝试HipHop的曲风,非常有趣。
   
     
  作 者:韩垒   
   
来 源:新闻晚报

[ Last edited by 朽鸭 on 2004-12-14 at 13:02 ]
当我们!◎#!◎#%在一起!



TOP

哇哈哈!!!

“这首歌是在经过所有的浮动之后,沉淀下来的曲子。 ”

啥意思?

TOP

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啊?

TOP

罗大佑携<美丽岛>莅沪 称反对教父称号

2004年12月14日 18:27:12
来 源:东方早报  
http://joy.online.sh.cn/joys/gb/ ... content_1049044.htm



说者罗大佑(早报记者 张驰 图)

  1997年,香港回归;1998年,罗大佑的父亲逝世;1999年,“9.21”台湾大地震;2000年,世纪交替;2001年,美国“9.11”事件;2002年,韩日世界杯;2003年,非典、伊拉克战争;2004年,罗大佑发行新专辑《美丽岛》。十年等待的日子里,罗大佑间或冒出几句失控的言语,让深爱他的人失望,转而没了期待,但昨日携《美丽岛》出现在上海音乐学院时,罗大佑一如从前,即便用再多的语言去粉饰他,终究也只是苍白。

  从《闪亮的日子》、《恋曲1980》、《童年》,到《光阴的故事》、《鹿港小镇》、《恋曲1990》,罗大佑打破所有禁忌,让感情不再只是单纯的爱与恨,不再只是悲与喜,他挑逗了整个时代的感触和脉动,他的情歌教会了一代人的爱情,也给予一代人力量。新专辑《美丽岛》暌违十年时间发行,14首歌跃动着熟悉的罗大佑“身影”———对社会的责任感、对爱人的挚爱真情。

  用十年时间制作一张新专辑,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十年可以长大,可以结婚,可以生子,而罗大佑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发行新专辑?隔着厚厚的墨镜,罗大佑的声音沉重中带着点沙哑。他说,专辑早在1997年已经大部分创作好,但当时觉得不够成熟,而之后便接连发生了很多事情,直到2004年,他个人的生活和世界状态都好像到了该做总结、划句点的时候。专辑名为“美丽岛”,直指宝岛台湾,身在纽约的他淡淡地看着故乡的世事变迁,皱着眉头写下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忧虑。“泪眼美丽岛,为君生为尔泣”———眼泪是他的音乐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一次罗大佑选择了更直接的方式。“我不敢说这些歌曲都可以如以往一般成为经典,其中大多都是我个人私人化的体验。这里所谓的‘岛’不仅仅是岛,我希望这里是一个大家可以共同拥有的美丽的地方。”

  或许对于大部分年轻一代而言,罗大佑是无可救药地老了、旧了、过时了,就像那堆泛黄的书页,不再愿意弹开上面的灰尘仔细阅读。而罗大佑却是固执的:“我不敢说自己过时了,但我对歌曲本身所有的热情是从未变过的,而这也是我制作这张专辑最初的动力。”虽然身边科技高速发展,而他坚持回归音乐本身,极力让新专辑回到歌曲本身———“歌只是唱给另一个人听的,不为其他任何东西而做”。这样的姿态,一如专辑封面上的他,翘着二郎腿高高端坐在碎礁石上,身后是一片黑漠中的楼群,而他只专注地看着一个方向,一朵白色的花从泥土中生出的方向。

  不够热烈的现场氛围中,所有记者都是怯怯地抛出自己的问题,直到有人叫他“音乐教父”,罗大佑惟一一次提高分贝,大叫道:“我反对大家叫我‘教父’,我宁可做一个乐坛新人。”他说“父亲”之类的称谓太过沉重,如今适时地需要一定程度的释放。而他的音乐中,不可避免地以一代“教父”的口气唱着人类的命运和社会责任,罗大佑无奈地承认人都是无奈的:“作为创作者,你就不能够置身事外,创作本身是痛苦和敏感的,这是创作者的宿命。一个创作者,不能逃避你的触角所能感受到的东西,你必须将心里的问号提出,让大家分享,是否是最好的拿捏我不敢讲,最重要在于我提出了心里的问号。”

  迷离的电音幻境、圆舞曲式的绵延旋律、彻底的摇滚节奏,丰富的音乐元素里,不变的惟有他对人、对未来最深切的希望,一如他的名字———罗大佑,从未变过。(早报记者 李懿)

  附:听者回声

  张震岳:

  他是一个骨子里很ROCK的人,恭喜他发新专辑。

  陶喆:

  音乐是没有对错的,与他在一起聊音乐是激动的,很多人都是他的“受害者”,但也正因为他,才有更多人有勇气讲出自己想说的东西。他对世界、环境、人类的观察,其出发点永远是爱与关怀,就像一盏灯塔,值得我们一直跟随。


  伍佰:

  他是我的偶像,曾经我以为可以变成他,结果发现不行,他太猛了,实在太猛了。

  孙孟晋(著名乐评人):

  这张专辑很不错,比想像中好,是近年华语乐坛少有的有厚度的专辑。曲风拉得很开,包括摇滚、民谣、圆舞曲、电子等,也比较大气,让我感觉等了10年其实是很值得的。之前曾经有一段时间,他说的比唱的还多,让人比较失望,但这张专辑中很多歌还是很动人的,比如《倾城之雨》、《舞女》、《美丽岛》都非常不错,音乐本身也比较单纯一点,很容易打动人心。虽然说我更喜欢他早期的专辑,如《之乎者也》、《未来主人翁》、《家》这几张。《美丽岛》在他后期的音乐生涯中,算是很不错的一张了,同时也是整个时代中很优秀的一张。当然,相比他这个人,我更愿意听他的音乐。曾经他是一个流行音乐的指路人,这么多年能够依然坚持自己的确非常可贵。在现在这个时代里,我们离一些比较真实的东西其实很遥远,但他毕竟发出了这种声音,当然究竟这些真实的声音有多少力量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他说自己不是“教父”,这原本就是一个很聪明的选择,因为“教父”这个称号始终是会被打倒的。其实他在那个位置应该是孤独的,也是很容易受伤害的,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应该从神坛上走下来。其实我觉得我们原本就应该让他从神坛上走下来,他不是神,他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20岁、30岁的时候曾经写过一些音乐感动我们的人,仅此而已。而且,我相信他是一个矛盾的人,比如对于整个娱乐圈,他并不拒绝,也不够贴近,始终是一种游离状态。

  唐永砺(DJ):

  这张专辑非常好,他的音乐形态依然非常敏感。有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摇滚音乐人,其实在这张新专辑中,你不仅可以听到纯粹的摇滚,也有纯粹的民谣,音乐功底在那里,无人能比。真正听过这张专辑以后才让人知道什么是音乐。与上张专辑《恋曲2000》相比,《美丽岛》更纯粹,可以让我们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一些歌曲,依然有一些对政治的个人看法,但却特别好听,足以打动人心。而且,这张专辑根本不像一个50岁的老人所做,比年轻人做出的东西更加到位,让人觉得这10年的期待是值得的。可以说整个华语乐坛,没有一个人可以替代他,没有一个人可以像他那样做音乐。

  当然,之前由于他来内地商业演出的次数比较多,让大家对他的“顶礼膜拜”少了更多神秘色彩,但真正听过这张专辑以后才知道,他永远都是一代宗师,是可以继续“顶”一辈子的。第一次听到这张专辑的时候,心里并非激动或是什么,而是很踏实,毕竟是从小景仰的对象,曾经有段时间却发觉他逐渐平民化、非常通俗,但其实他音乐中的质感还在。
   
     
     
   
  来 源:东方早报

[ Last edited by 朽鸭 on 2004-12-16 at 23:20 ]
当我们!◎#!◎#%在一起!



TOP

罗大佑“美丽”归来

(都市快报驻上海记者梅春艳特约摄影王铮音 都市快报)

http://dskb.hangzhou.com.cn/20040101/ca612721.htm
(2004-12-14 03:30:42)

《美丽岛》是罗大佑对过去十年的一个总结———“过去十年,世界和中国都经历了太多太多。亚洲金融危机、9·11事件、伊拉克战争……这张专辑共有14首歌,每一首都代表着一个事件,这也是对于过去十年的一次总结,为过去十年画上一个句号。”

这一次,罗大佑的归来带着“英雄凯旋”的色彩,一张名为《美丽岛》的专辑囊括了他十年来全新创作的14首歌曲,豪气万丈地闯入唱片市场,不复两年前推出精选集《无法盗版的青春》时,那副只能吃老本的尴尬神情。

昨天,在上海音乐学院为《美丽岛》作宣传的罗大佑并不激动,反而变得很安静,他安静地听人诉说,安静地解答问题。伍佰和张震岳出现在VTR里,一个说罗大佑至今仍然生猛,一个评价罗大佑是天生的摇滚乐手,罗大佑闻听此言只是微微一笑,连坐姿都未作变化,他很清楚自己跟这一代人是有代沟的,所以他其实并不太在乎他们怎么评价自己。

专辑晚出了7年

现在这个世界的很多侧面对于罗大佑来说是陌生的,很多人的行为他根本无法理解,“之前我听说日本有一些十几岁的孩子居然集体自杀,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如此年轻的孩子?我相信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缺少亲人的关怀,沉溺于网络游戏的他们,始终生活在挫折感里,那是我这代人难以体会的。所以,现在的我基本上不可能对年轻人表达些什么,我不知道与这些我不熟悉的族群该怎样对话?我能做到的只是把我走过的道路告诉他们。”罗大佑用这张有强烈总结意味的《美丽岛》来概括十年的人生路:“其实这张专辑我1997年时就录了一些音乐,当时想过要推出,但总觉得不太成熟。然后就碰到香港回归,1998年我父亲去世,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2001年是9·11事件,去年又发生了SARS……直到今年,我感觉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世界状况都可以画上一个句点了。”

罗大佑在《美丽岛》里寻找一个有关归属感的答案,这个答案都在“美丽岛”这三个字里,在纽约长岛创作的那些日子里,他时常隔海凝望故乡,那个故乡可以被狭义地理解成台北,也可以在罗大佑的口中变得更深刻:“在这个科技越来越发达同时也越来越纷乱的世界,每个人都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大家都在努力寻找归宿,这个‘美丽岛’是我想像中的和平家园,那里永远没有战争,人们在此和谐共生。”

《伴侣》写给SARS

罗大佑显然跟一般的歌手不一样,他的音乐跟爱情有关,但更多的则关注世界、人类、命运这样的大话题,“我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这是一个冲突的世界,每一分钟都在发生着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国人都有避免这种冲突的义务。”去年的那场SARS灾难至今让罗大佑不寒而栗,一曲《伴侣》就是写给所有经历这场灾难的人:“这首歌首次发表是在去年6月。在SARS爆发当时,我并没有逃避,反而亲身经历了SARS对每个地方的影响。我想到人与人的隔离,想到了生命,于是就开始构思创作这首歌曲。”

陶喆为《美丽岛》中的《宁静温泉》做编曲,这是他第一次与罗大佑合作,在录影中,陶喆毫不掩饰对罗大佑的崇拜,在他眼中,罗大佑是可以和约翰·列侬媲美的摇滚教父听到“教父”这个词,罗大佑开始摇头:“我现在特别烦‘教父’这个词,我更愿意别人叫我新人,以往背在我身上的沉重包袱我想在这张新专辑里完全释放。”他坚信自己还有继续走下去的能力:“人过不过时与歌过不过时是两回事,对于任何一首歌,我都会找到它们的生命力所在,热情是任何创作的原动力。”

我已挣脱了限制

真的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罗大佑?“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没有什么是有限制,是冲不破的。问题倒是在于自己给自己什么限制,好比如果永远需要一部手机与人联络,那么人就受限于这部手机。最珍贵的东西其实都是免费的,比如,空气、太阳、水、青草……而人往往会受困于那些既要花钱又会将我们绑住的东西,我似乎已经挣脱了那些,我要做的就是将歌拉回到歌的本质,唱出人心里想表达的最纯粹的意念。”

据说,《美丽岛》在全国的预售已是出乎意料的火爆。罗大佑的这次归来,兴许又是他再次辉煌的开始。
当我们!◎#!◎#%在一起!



TOP

相见不相识笑问何处来

罗大佑遭遇“年龄天堑”

------------------------------------------
  
  晚报讯 如果说听罗大佑的演唱会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那听罗大佑的新歌意味着什么?昨天下午,罗大佑携新专辑《美丽岛》来到上海音乐学院举行记者见面会,试图通过新歌,表达目前的情感与关怀。
  然而在众人细心端详品评之时,记者却发现:真正引发共鸣的还是和罗大佑的歌曲一起成长的那代人,而许多年轻人除了将罗大佑三个字奉为经典遵从之外,对他的新歌并无多少认同感,即便在音乐学院这样的专业学校,也没有出现争睹大师的热潮。
  对这种因年龄造成的“交流天堑”,罗大佑自己也无能为力。昨天在现场他表示,对恋爱的感受,他肯定不及年轻歌手,所以专辑里不会有很多情歌,而会更多地关注人生和社会。自己也并不太清楚现在的年轻人在想些什么,要了解恐怕也要通过更年轻的一代歌手去间接了解。
  当有人向罗大佑提出质疑,认为他的音乐已经过时时,罗大佑回答:人过时和歌过时是两回事,自己永远在外界的刺激下找到生命力和创作音乐的热情,这就够了。事实上,在新专辑《美丽岛》中,罗大佑已经尝试加入一些新鲜因子,比如网络、嘻哈乐等。
  对于罗大佑面临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现状,年轻歌手陶喆通过大屏幕送来了另外一种解释:“其实现在最可惜的是年轻人听不到这样的好音乐了。我建议大家听听这样的音乐,不仅因为罗大佑是华语歌坛的领军人物,也因为他的每张作品每首歌都是关怀世界充满爱心的。”  
  作者:□记者韩垒
当我们!◎#!◎#%在一起!



TOP

在滬傾訴十年心事 羅大佑“美麗島”上“談古論今”

東方網12月14日消息
http://61.129.65.8:82/gate/big5/ ... bject1ai717021.html

     30年來對流行歌壇影響巨大的羅大佑昨天在上海音樂學院召開了新專輯《美麗島》的發佈會。發佈會上羅大佑細緻地講解了他的新專輯;回顧了他遠離公眾視線的10年裏全球社會發生的巨大動蕩。所有人都一致認為事隔十年,羅大佑還是那個憤世嫉俗高傲青年,有時固執己見,有時豁達開明,侃侃而談絲毫不見人到五十的遲暮。
  現代科技的質疑者

  昨天下午,身著黑色西裝、戴著黑邊眼鏡登場的羅大佑看來優雅而充滿紳士風度,可腳上一雙極不相稱的墨綠色球鞋又將他不甘寂寞的本性洩露無餘。不同於其他歌手的風花雪月,羅大佑一上來快人快語。他從“伊拉克戰爭”說起,將20世紀定性為“衝突的年代”,“我不停地在訓練自己享受理想和現實之間的折磨”,這種熱情一直是羅大佑歌曲創作的原動力。多年來屹立於歌壇潮頭不倒的他對促進全球社會迅速發展的高科技卻有所保留,有心疏遠。“難道我們要靠數碼相機、要靠攝像機交流嗎?”“沒有麥克風,我依然可以說話唱歌。”“十幾個孩子在網路上相約集體自殺!”被歌迷們不斷神化的流行樂啟蒙者,原來對高科技如此排斥。

  娛樂主義的支持者

  不同與其他音樂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一味強調音樂的純粹,與娛樂絕緣,在羅大佑眼中,音樂從它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就負擔著娛樂的使命。“從中世紀宮廷歌劇開始,音樂就有讓大家開心的用途。”所以羅大佑會欣然為電影配唱同名主題曲《滾滾紅塵》,讓電影娛樂與音樂相輔相成。20年後的今天,羅大佑更是一個徹底的“娛樂主義精神”的倡導者。所以在《美麗島》中歌迷會聽到比以往更多的迷離電音和Rap。羅大佑不放棄聽者漸少的搖滾,也是因為他相信“用心去做還是會賺錢”。

  “音樂教父”的反對者

  在許多場合,21世紀的音樂新“教父”周傑倫一再地表達對羅大佑的欽佩,並聲稱期待著自己也能像他一樣開創一個全新的音樂時代。沒想到被“萬人敬仰”的羅大佑自稱只會寫“中年男人愛情”,卻對年輕人的音樂更加羨慕。“我已經不會像周傑倫這樣經歷戀愛,對感情有精闢的見解。”對於周傑倫期待的“音樂教父”,羅大佑振臂大呼能免則免,“不要這樣叫我,音樂更需要互相探討。”身為權威的“教父”就會失去向他人請教的權利,“我還是寧可做新人好。”臨走前羅大佑不忘再補充一句。

  感情的孤獨者雖然羅大佑在《美麗島》中收錄了一首獻給前妻李烈的歌曲《啊!停不住的愛人》,但無論在電視臺專訪還是記者會上,“李烈”還是他絕口不提的禁區。充滿故事的羅大佑為了將記者關在他的感情之門以外也煞費苦心,發佈會被安排成他和上海樂評人之間的座談會,留給記者提問的時間只有5分鐘。記者會在平和沒有衝突的情況下結束,羅大佑也一改以往留給內地記者講“粗口”、“衝動”的印象。看來已經到了“知天命”年紀的羅大佑也在學著成為一個內斂的紳士。

  音樂人談大佑

  在記者會現場特別播放的一段錄影中陶喆、張震岳、五月天等台灣中生代音樂人向羅大佑發行新專輯送出特別祝福,面對眾多“後生”的褒獎羅大佑開心不已,謙虛地說:“還不夠、還不夠。”

  伍佰:“我的目標是成為羅大佑,努力了好幾年,直到最近才知道,我是永遠成不了羅大佑。”

  陶喆:“我沒想到我的名字會和偶像羅大佑聯繫在一起,我們合作了一首《寧靜的溫泉》。羅大佑的歌曲中的愛情和關懷令所有人感動。音樂沒有對與錯,只在乎理解與否。”

  張震岳:“聽他的新專輯就像時光倒流到30年前,唱片中新的概念不是人人都能體會的。搖滾需要時間的歷練。”

  五月天:“我們是聽羅大佑歌長大的人,他的音樂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滲透到我們中間了,早已分不開。”

转自 完美陶喆
当我们!◎#!◎#%在一起!



TOP

在此祝福罗大右唱片大卖

TOP

罗大佑:想重新做人却还是醉鬼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08:38 南京报业网-南京晨报
http://ent.sina.com.cn/2004-12-16/0838600896.html

  晨报讯“通灵翠钻·点燃精彩人生”演唱会12月22日即将登陆五台山体育馆。虽然罗大佑不是此次演唱会第一个来宁宣传的主角,可其在乐坛的分量还是让南京刮起了一阵不小的“大佑旋风”。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可音乐大佬的派头还是一如从前。迟到半小时才匆匆现身,回答完记者的两个问题后便立刻闪人,来去如风。不过仅有的二十多分钟对话,还是让我们领略了一把音乐才子的诙谐与幽默。

  乐坛像酒我就是个醉汉

  12月12日,罗大佑的新专辑《美丽岛》正式在内地发行。花费十年打磨一张唱片,罗大佑认为这很值得:“十年是很长,许多东西也都会改变。不过对一个尊重自己音乐的人来说,是不会因为合约压力而放弃音乐品质的。”在他看来,十年做一张专辑一点也不夸张,“做音乐就是靠一种积累,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阶段的完成。对于我来说,我生命中的keyword(关键词)是1998年2月18日父亲在长岛的过世,那可以说是我成长的一个转折点。”

  其实,多年前罗大佑就曾想过彻底地告别乐坛,即便是现在,他的心态也还是“有时想离开,有时想回来”。或许是想让大家更好地体会他那种矛盾挣扎的两难心情,幽默的罗大佑还给记者讲起了故事:“有一个醉鬼,一天到晚喝酒鬼混。回家后老婆打他,他也发誓要重新做人。可第二天还是跑出去喝酒了,回来的时候和老婆说,我是想重新做人,可惜我重新做的还是个醉鬼……这就是我对乐坛的态度,想放却又丢不下。”最通俗的笑话,却表达了罗大佑对曾经成就过他的这片乐坛的复杂感情。

  机器都有代沟,何况是人?

  十年,且不说世事沧桑,连歌坛也是风云变幻,如今已是周杰伦当道的时代了。罗大佑暌违十年打造的新专辑,还能在激烈的歌坛守住自己的一片天空吗?对此,罗大佑依然没有正面“接招”,继续其擅长的迂回说理:“前段时间我去上海演出,在以贺老(贺绿汀)名字命名的音乐厅里,我忽然特别想用钢琴弹贺老的《天涯歌女》,结果观众们听了都说很喜欢,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歌是贺老的。可是知不知道贺老这重要吗?我想,音乐最重要的还是它能否留传下来。”罗大佑的歌迷多半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问及会不会担心和年轻歌迷有代沟,他的回答更加精彩:“就好象电脑一样,一代一代都有自己的内存卡,这一代的卡到了下一代就要换了。机器都有代沟,又何况是人呢?陶喆不会去迁就十三四岁的小歌迷,周杰伦也不会为了十岁的歌迷改变自己,不是吗?”

  女人还是老的好

  自从和李烈离婚后,罗大佑就一直单身。如今已经50岁的他,对于现状的回应是“现在我有着很美好的爱情总体验”,他特别强调了一个“总”字———虽然多段感情都已成为过去式,但一番积累倒也让罗大佑大胆地剖析起女人来:“我一直觉得,女人要到35岁才开始有韵味。不是外表,也不是化妆品、手袋这些外在所能装饰出来的,而是一种内涵的自然散发。”不知道为什么,听了他的这番描述,记者按照感觉在脑海中拼凑起来的人,怎么那么像其前女友张艾嘉呢?同样都是大家公认的越老越有味道的女人,罗大佑评点了另外一个———张曼玉,“过去的张曼玉不懂事,戏里面的她是演出来的她;而现在的张曼玉,戏里面完全就是真正的她了。”不知道是不是忽然想起自己岁数也不小了,末了罗大佑还特别补充了一句:“其实男人也一样,要到40岁,男人本色才会出来。”

  南京歌迷献上音乐剧剧本

  除了做音乐外,罗大佑也有了尝试音乐剧的想法。知道这一消息后,南理工的周楠同学昨天也特意赶到现场,把自己修改了五六稿的关于昭君出塞故事的音乐剧本亲手交给了罗大佑,并希望他能给自己谱曲。心情很好的罗大佑爽快地接下来,说“回去一定会好好看”。周楠同学今年读大四,痴迷于影像和音乐。先前由其投资30万元拍摄的中国大学生第一部古装DV剧《刺秦》,已经在江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罗大佑更是他多年的音乐偶像,“我是听着他的歌长大的。”

  作者:周璇 李晓婕

  (来源:南京晨报)
当我们!◎#!◎#%在一起!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1 09:31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