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07-02-02 / 王復蓉再登台 給陶大偉、陶喆好看

2007-02-02 / 王復蓉再登台 給陶大偉、陶喆好看


王復蓉(中)要登台唱穆桂英,陶大偉(左)率兒子陶喆獻花加油。
照片/兩廳院提供

陶媽王復蓉相隔十多年將再度登台,老公陶大偉、兒子陶喆獻花祝賀,陶喆提醒老媽:「聲音別再分岔。」急得陶媽笑著打了他一下:「這對父子,老的看到打呼、小的滿場亂飛,到時候坐遠一點。」

王復蓉是「復」字輩名角,曾是享譽國內外的全才旦角,這次應邀在3月16至18日於國家戲劇院擔綱主演「穆桂英掛帥」。她20多年前即淡出幕前,只在15、6年前於上海演過一次,王復蓉說這次不是復出,所以並不緊張,要重新站上舞台,給「那兩個男人」好看。

「那兩個男人」陶大偉和陶喆不忘吐槽。陶爸說:「她是否喜歡京劇,我也懷疑,但她當年做了很好的國民外交,有一陣子,人家見我就叫王先生。」他當年先去看了王復蓉演的「花田錯」,迷上了她的花旦角色,「很俏皮,是我喜歡的」;後來經人介紹認識,「她竟能放棄彩色人生,與我這窮小子過黑白人生。」說得王復蓉一直笑。

陶喆則憶起曾學過耍雲手,都忘了,「媽媽最高峰時,我還未出生」,有時看媽媽的舊資料,才發現家裡的明星不只是爸爸。不過小時候看媽媽唱戲,聽不懂、也沒興趣,「總奇怪,唱了那麼久,字幕還停在同一個字。」他總是在台下亂跑,根本坐不住,只有武戲時才會專心看。陶大偉笑他:「你這次還是會亂跑。」

陶喆還爆料,那一年陶媽在上海演出,「我們父子在台下好緊張,結果我媽突然有個音岔音…我和我爸對看一眼,怎麼辦?」陶媽立即捶了兒子一拳:「討厭,你對音樂太敏銳,一點點瑕疵都聽出來。」

陶媽這次嚴禁父子坐在台前。她笑罵,陶喆小時滿場飛也就罷了,陶大偉還曾經大剌剌地仰面打起呼來,所以這次要他們坐遠一點,「要不,一個很嚴肅,一個又不知在笑什麼,看他們倆,我會緊張,煩死了。」

【聯合報/記者袁世珮/台北報導】

TOP

2007-02-02 / 王復蓉重回舞台 兒子陶喆力挺



15年來將首度登台,王復蓉昨天與歌手兒子陶喆一起現身暢談成長趣事,陶喆說,小時候媽媽在家吊嗓子,整棟樓都聽得見,爸爸又喜歡聽貓王,「我只能把門關上,自己出去騎腳踏車」。

王復蓉三月將在國家劇院擔綱梅蘭芳壓卷之作「穆桂英掛帥」,王復蓉說,她對舞台沒有眷戀,這樣中西文化交融的家庭對陶喆來說,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這次重回舞台,陶大偉跟陶喆父子倆一起站台,王復蓉說:「家裡不是只有他們兩人有藝術才華,我也是有料的。」

自由時報 (文/趙靜瑜 圖/陳奕全)

TOP

2007-02-02 / 王復蓉復出扮穆桂英 糗事掛帥


王復蓉(中)將演出「穆桂英掛帥」,與陶大偉(左)、陶喆一家三口同現身,向來愛搞笑的陶大偉逗得全場笑聲不斷。(鄧惠恩攝)


王復蓉退隱20年,今年將為台灣戲曲學院50周年復出,披掛上陣演出「穆桂英掛帥」,老公陶大偉及兒子陶喆皆出席記者會力挺,一家人湊在一起成糗事爆料大會,陶喆指媽媽曾唱京劇唱到分岔,讓王復蓉羞得當場賞他一拳!

陶喆從小常到劇院看媽媽唱京劇,鮮少安分坐在椅子,反而是滿場飛舞找樂子,惟獨看到王復蓉的武打戲,他就會乖乖坐下,認真欣賞京劇裡的武打身段,聽到陶喆「解釋」自己頑皮的行為,坐在一旁的陶大偉忍不住吐槽說:「那是因為你中文不行吧!」

王復蓉許久未在台公開演出,她不感緊張與壓力,卻覺有點陌生,陶喆沉默聽著媽媽發言,卻也不忘乘機搞怪,爆出15年前王復蓉在上海演出時,曾唱到分岔,並當著媽媽的面,模仿「分岔」音,看到兒子爆料,王復蓉說:「這兩個人耳朵都很敏銳,尤其這個小的,最要求完美!」老婆跟兒子忙鬥嘴,陶大偉抓住空檔說:「王復蓉的高音很好,尤其罵人的時候。」此話一出,引爆現場歡樂氣氛。

老公、兒子到場站台卻不停爆料,王復蓉故做生氣狀,要求兩個男人屆時來捧場,坐越遠越好,因陶喆太嚴肅、陶大偉則不停發笑,陶大偉解釋不笑會睡著。王復蓉不甘示弱指陶大偉曾坐在第一排看戲看到睡著,還仰天打呼,讓她在台上聽了一肚子火。

從小接受京劇薰陶的陶喆,被問及會不會在京劇中客串一角?此一問題讓陶喆露出驚嚇神情,王復蓉推說太遲了,不過如果真要客串,陶喆非常適合演出穆桂英的兒子楊文廣,調皮搗蛋又是個闖禍精,和陶喆簡直就像是同一個人。

<<中國時報 >> 陳于嬙/台北報導

TOP

两个人的幽默支持啊
陶妈妈一点都不显老啊
堅持,因你們而感動
喆服,與你同在

TOP

好可爱的一家人,预祝陶妈演出成功!

TOP

一家好幸福.祝陶妈演出成功^^
噯喆没道理!
爱的就是你^^
恋着 陶陶的感觉,真是好极了.

TOP

陶妈蛮漂亮的^^
幸福的一家人

TOP

好温心的一家人,

TOP

2007-02-01 / 王復蓉 陶大伟 陶吉吉对谈专访

http://www.tungstar.com/hotspot_bag.do?bagId=35895&cateId=0

王復蓉、陶大伟和陶吉吉三人此次也应PAR表演艺术杂誌之邀接受对谈专访,由两厅院发行的PAR表演艺术杂誌为回馈读者,凡凭《穆桂英掛帅》票券及学生证,於演出当晚戏剧院服务台,可领取收录王復蓉、陶大伟、陶吉吉仨深情对谈之3月号《PAR表演艺术》杂誌一本。《穆桂英掛帅》全才旦角王復蓉 返台演出陶大伟、陶吉吉温馨站台 跨世代畅谈京剧之美两厅院为欢渡今年20週岁,特别企划「艺术活力胶囊系列」(音乐、舞蹈、戏剧),希望以多元的综合艺术维他命来补充观眾身心灵的活力。

3月16-18日於戏剧院率先登场的为「名角京彩匯演」,从骨子老戏到新编京剧,让各类型京剧观眾一次过足戏癮,重温经典名剧的绝美之处。「名角京彩匯演」堪称今年台湾京剧界一大盛事。特别的是,由於适逢台湾戏曲学院五十週年校庆,特别邀请「復」字辈的第一届校友,也是创校校长王振祖的女儿,全才旦角王復蓉回娘家,担钢主演梅兰芳的压卷之作《穆桂英掛帅》,从青衣演至扎靠,表现出「捨我其谁」一马当先的爱国精神。睽违舞台十餘年,王復蓉这次再度披掛上阵演出《穆桂英掛帅》,除了是为感谢两厅院推广传统曲的共襄盛举,也是感念父亲王振祖创校的篳路蓝缕。《穆桂英掛帅》为梅兰芳先生的压卷之作,由梅派青衣王復蓉饰演穆桂英,詮释中年穆桂英不计小我恩怨,为国再度披甲掛帅,由拒印到捧印的一段心理转折过程。

全剧穆桂英从青衣演至扎靠,嫻雅中透露著刚毅。王復蓉说,此刻再演《穆桂英掛帅》的心情是「我不上阵,谁上阵;我不杀敌,谁杀敌」的捨我其谁的精神。虽然久违舞台,王復蓉依然宝刀未老,日前回台首次和琴师配唱,吊嗓子就唱完全本,让人惊呼功底深厚,也让人更加期待这次与王復蓉在戏曲舞台上的精采重逢。王復蓉、陶大伟和陶吉吉三人此次也应PAR表演艺术诱I之邀接受对谈专访,由两厅院发行的PAR表演艺术杂誌为回馈读者,凡凭《穆桂英掛帅》票券及学生证,於演出当晚至戏剧院服务台,可领取收录王復蓉、陶大伟、陶吉吉仨深情对谈之3月号《PAR表演艺术》杂誌一本。

王復蓉十三岁坐科,青衣、花旦文武兼擅,为「国立復兴剧校」第一期学生,十六岁就担钢「復兴剧校」(台湾戏曲学院的前身)的主演,嗓音甜美、扮相动人,其所主演的《西施》、《白蛇传》与《貂蝉》多次代表台湾出国巡迴演出,还登上美国百老匯舞台;之后被星探挖掘,主演了轰动影坛的黄梅调电影《王宝釧》,一炮而红。

不过,就在她星运正开,大红大紫之际,与知名电视电影艺人陶大伟热恋,六年之后结婚,一时轰动,在台湾社会上还曾闹过一波大新闻。婚后的王復蓉洗尽铅华,完全不恋栈舞台,两人育有一子,就是华人乐坛的流行歌手陶吉吉,并全家移居美国。近年王復蓉多居住上海,专心当个家庭主妇,四处收留流浪狗,送医、结扎、打晶片,半夜起床亲自餵食,最多的时候达到三十多条狗。復兴剧校是於一九五七年,由「山东梅兰芳」之称的票友王振祖所创办,这也是台湾第一所正规的京剧学校,以传统坐科方式传承京剧艺术。

与当时掌握京剧主流市场的军中剧队相比较,復兴的财务拮据,校舍破落,学校师生更为克苦。然而王振祖却在风雨飘摇中屹立自己的理想,促成了京剧在台湾的落地生根。六○年代復兴剧校可说撑起了台湾京剧的半边天,校友人才济济,除了此次特邀返台演出的王復蓉、电视剧「白色巨塔」裡饰演院长的张復建、红片港台的电影帅哥小生秦祥林都来自「復兴帮」。此次,武生张復建也将以扎实的腿攻,俊朗的扮相,重新站上戏曲舞台演出《武松打虎》,与王復蓉的拿手戏《穆桂英掛帅》,和戏迷来场「同学会」。

回忆起自己和陶大伟相识相知相恋的过程,王復蓉说,陶大伟是在文艺中心看了她主演的《花田错》,经过朋友介绍而陷入热恋。虽然两人出身南辕北辙,王復蓉出身戏曲家庭,喜欢的是平剧,接触的戏剧圈子,对於忠孝节义的思想根生蒂固,陶大伟喜欢的是西洋流行歌曲,有著艺术家随遇而安,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跟王復蓉那行事为人一丝不苟的观念背道而驰,但这样的两个人,居然能维持37年的婚姻,也让陶大伟领悟婚姻五字箴言:「都是我的错!」

而儿子小陶更是王復蓉和陶大伟的骄傲,王復蓉说,小陶虽然是家中独子,从小调皮、贪玩,成长过程也曾经歷叛逆期,但从小受西方教育的生活不但没让他学坏,反而让他更独立自主,并勇於对自己的选择认真负责。异国的生活体验让陶吉吉受到东西文化的交互影响,王復蓉透露,陶吉吉閒暇时喜欢阅读「老子」,让他在西方世界裡,藉老庄思想调整了属於东方人脚步快但不够踏实的内在。

此次王復蓉重回戏曲舞台,陶大伟,陶吉吉都义不容辞站台,王復蓉笑说,我是抱著不认输的心情,不要以为只有陶大伟、陶吉吉有艺术才华,请大家进剧院来看看我传承自传统的表演艺术。

<tungstar文/图>[02月01日台北讯]

TOP

为什么我看不到图片....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 19:59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