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22/ 南方都市报:2005年上半年华语唱片鉴选
单曲时代,我们该听什么专辑?--2005年上半年华语唱片鉴选
专辑名次
1 崔健《给你一点颜色》
2 拜金小姐《拜金小姐2005》
3 左小祖咒《我不能悲伤的坐在你身旁》
4 胡德夫《匆匆》
5 陶喆《太平盛世》
6 斯琴格日乐《我自己》
7 陈奕迅《U-87》
8 田震《38.5°C》
9 伍佰《双面人》
10 蓝奕邦《无非想快乐》
这是一个单曲的时代,空气里都是Download的味道,做专辑的人,究竟是可耻、可笑还是可敬的呢?在起码5年前,我们不敢置信,没有专辑,唱片工业还存在吗?但今天,真正赚钱的人都是一首单曲起家的,而唱片,反而沦为一种宣传品。爱一个歌手,以前要买很多他的唱片,而今天,花3元下载一首他的彩铃就可以了!但是作为一种不单纯是商品的艺术而言,听专辑的乐趣和思考,又怎么是长度不到30秒的彩铃能够取代的呢?好的专辑那完整的概念,一气呵成的流畅感,沉浸在某种氛围的陶醉感,录音每一轨的细微音色,都让真心喜欢音乐的人难舍难分。当单曲点到为止的快感消费过后,专辑让我们沉淀下来,回到一个充满故事和想像的音画世界。
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每年和每个季度都有十大唱片的选举,这个选举与单曲考量流行的标准不同,也与一般唱片销量榜的市场资料不同,它唯一的标准是音乐,从演绎到内涵、制作,唯独不考虑人气指数。在年度评选中,因为评委来自行业的各个层面,音乐人、乐评人、D.J、企划人,所以在音乐性的基础上着重该专辑行业的贡献性和代表性,而季选的评委因为是乐评人为主,则更强调品位和个性。这次我们邀请内地8位乐评人选出的半年十大,则更靠近后者,它是个体的,自由的,趣味的,不以市场为依归,但它又暗含某种专业的诉求,唯美的基调,人文的方向,它选出的10张唱片,未必是最好卖或者最热门的,但其音乐性,却又是勿容置疑的。由于各种原因,台湾和香港的评委没有参与,因此,这个十大有一定局域性,它不是一个奖,而只是一个推荐,但如果你只是想从茫茫碟海中获得某种指引,那么,它一定是超值的。
进入8位评委榜单的唱片共有40张之多,基本反映了上半年华语音乐的最高水准,这里面,既有主流趣味的精致之选,也有独立出品的冷门佳作,有歌坛老将复出的惊艳一枪,也有唱作新人的偶露峥嵘;有国语的唱片,也有粤语的专辑,有新时代的写照,也有旧时代的情怀。而最终入选的10张唱片,则不约而同地显现出一个特点:自我!每张专辑,都是从歌者角度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声音去体贴时代,它们排除了大唱片工业的机械化制造,也遮罩了刻意迎合的卑谦,这一点是非常令人感动的。尽管在入选的专辑中,也或多或少有令人遗憾的败笔或破绽,但这些败笔或破绽都仍然闪烁着自我的光芒,它比那些表面看起来天衣无缝但其实失血少肉的工业化产品来说,真的是可爱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