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23/ 最新一期《当》上面的DAVID专访。。
由于本人电脑配置有限,所以只能自己打出来给大家看了,抱歉,欢迎有条件的朋友扫描然后贴上来,谢谢!
记:我在网上听到《鬼》的试听版了,虽然只有半首,但是很好听。
陶:(用手捂住嘴,故意压低声音,神神秘秘的)我告诉你,在网上已经可以下载整首歌曲了,是合法的哦!就在。。。。(突然高声)我的官网,哈哈哈~~~~
记:(汗。。。)您怎么会想到在歌的开首用了如此诡异的序曲呢?
陶:(一下子很严肃)这首歌感觉上好象很诡异,但事实上并不诡异。为什么这样说呢?可能很多人认为《鬼》是很负面的东西,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在我看来它只是一个符号,主要是讲“在世界上有一些人或者事情会伤害到我们”这样一个主题,而不是传统意义上那个“鬼”。这次内地发行的版本没有收录《鬼》,我觉得是挺遗憾的,因为这首歌对于我来说是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醒大家,其实我们在现实当中要害怕的并不是真正的“鬼”,而是人。害怕人就要防备,要防备就要努力地去充实自己,让自己的能力比以前更大,能够分辨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主要的目的还是想和大家来分享这样一个资讯。
记:那你是为了追求一种怎样的特别效果呢?
陶:如果你们能够听到这首歌,看到MV就会发现,其实这首歌是很娱乐性的,我就是想用一个具有娱乐性的东西来包装一个比较正经严肃的话题。
记:《鬼》和以前的歌曲比较,有很大的转变,那么将来是否会做一些更为实验性的音乐呢?
陶:我到不会觉得它是实验性的,其实它就是摇滚嘛!然后加进一些80年代电子的东西,这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类型,所以内地的歌迷听不到是蛮可惜的。(凑近我的耳朵,小声说)但是你可以去我的官网上下载来听哦。(笑)其实我不会专门为了实验而去实验,通过这首歌,这样的音乐,这样的歌词,这样的编曲,你会觉得是听了一个故事,而我比较喜欢用我的乐器,我的音乐去说故事给大家听。就象导演排戏,是一样的道理。有的导演就会比较喜欢用一些科技,像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他就喜欢在电影里加入很多的特技,特效,后置,但是你会发现他所使用的后置和乔治。鲁卡斯不太一样。《星球大战》的故事匡架其实是很单薄的,他只是一味的去买弄特技就好了。但像《拯救大兵雷恩》里面虽然也有很多场景用了特技,但是你会觉得这些特技其实完全是为了这个电影故事服务的,不会有喧宾夺主的感觉。
记:觉得《太平盛世》和上一张《黑色柳丁》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陶:《太平盛世》更加真实地反映了我这一,两年里,在没有出这张专集之前的心态,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我觉得它更勇敢吧,(自言自语)哎……自己说自己勇敢是不是很怪?恩……就是更赤裸吧,如果你想知道一个真实的DAVID,DAVID的想法是什么,那就听这些歌,看这些歌词吧。
记:还会继续如此直接鲜明地对社会现象进行”诉控“吗?
陶:不只是社会,恩……其实我不希望人们认为陶喆实在批评社会,变成罗大佑《美丽岛》的那种风格。我不太会去谈一些政治话题,当然有一些歌像〈孙子兵法〉〈鬼〉会提到社会,但我的歌大部分还是以感情为主的。(不断变换坐姿)我的歌迷可能大部分都是听到了我的情歌觉得:“哇~~~好听!”很感动,然后到KTV去唱。也有一群人会觉得跟他们本身的爱情故事或者爱情观点很像,比如有首歌叫〈就是爱你〉,可能这首歌本意不是讲爱情,而是讲对于生活的思考。不过对我而言,歌曲能给他们很大的安慰,很大的力量,音乐达到了这种效果是让我最高兴的事。
记:整张专集中,似乎大部分旋律都比较温和,那么您原本的主旨是否依然围绕于比较感情的歌曲?
陶:很多,很多元化。第一首歌叫〈Catherine〉是写我和我妈妈之间,(悄声说,还办了个很畏惧的鬼脸)我妈妈其实很凶的……那种小孩子和家长爱于恨的故事,这是在我以前的专集中没有出现的东西。也有一些歌曲是在讽刺的,比如有一首歌叫《Sula与Lamap的寓言》,我现在不能跟你讲这首歌的典故,(故做神秘的歪笑)你自己上网慢慢看就知道了,有点讽刺,很有意思。专集里包含了很多很多话题,所以我觉得这张CD里有笑,有泪,有愤怒,然后有力量。
记:对于现在的你来说R—B还是你自己最希望作的曲风吗?
陶:我觉得在我的音乐里面,永远会有R—B的东西,也永远会有摇滚的东西。其实我的音乐从开始到现在从来都不是纯R—B的东西,只是我不知道为什么非要把我归类成R—B。可能还是因为这样的音乐是少数,你说杰伦的音乐是完全的R—B吗?还是完全的HIP-POP吗?其实也不是。他也有摇滚的东西,也有其他一些元素在里面。
记:你说过《太平盛世》是你新的三步曲的第一部,能否说说接下来的两步曲呢?是否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还是顺其自然?
陶:啊……后两张还没生出来,还看不到,这两个孩子还没生,所以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完全不知道。通常我在做专集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我跟大家讲我的下一张专集是什么什么样的, 其实完全是骗大家的,直到我做完了,我自己才可能会知道:”哦~~~是这样的。“
记:《SUSAN说》里的京剧唱段,您的母亲有什么评价吗?
陶:(得意洋洋)我妈妈很喜欢,虽然我唱的绝对不是很传统的味儿,但是她觉得挺可爱,挺好玩的。其实真正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怎么这样一个老旧的爱情故事,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旋律:苏三……”(嗓子吊的真帮,让人咋舌)竟然可以放到一个R—B的歌里面,而且还好听而不是怪。我发觉很多人听了以后都没有觉得:“哎~~很怪!”反而是:“恩!好听!”,所以我就觉得这是个故事,这出戏已经有了一个新的生命。
记:《孙子兵法》也同样存有很浓重的中国风味,而对于不同题材的歌曲怎么会作出相同风格的旋律呢?
陶: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同氛围的东西啊,比如《SUSAN说》是和〈苏三起解〉相结合而成的一个爱情故事,是在讲怀念,是在讲上一辈那种“我死都要等你回来!”“我死都要得到这分爱情!”的观念。〈孙子兵法〉就是在讲世界末日,是在讲因为一些因为一些认人为的因素造成了世界的崩溃。其实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我们的音乐。
记:你的歌曲很喜欢加入人名是你对这个人的一种怀念,还是希望自己的音乐更为人性。
陶:我觉得人的名字是很特别的吧。你想想看,人的名字多半都是父母给取的,而父母亲给小孩字取名的时候都会花一些心思嘛,当这个人慢慢长大以后会和他这个人会产生一种很微妙的连接关系,或者是化学关系。像有人讲“陶喆”,那个有人就会想到:“啊,是那个谁谁谁!”那我就觉得这个现象是很有趣的。所以有时候我就会把一些人名放进去,因为这会很真实嘛。他不是一个虚拟的人,那么当你听歌的时候,就会更加感觉到真实性。
记:那么创作时,对于身处的外界环境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陶:外界啊,我觉得还好啦。具体的,比如说只什么?(对公司啊,对工作人员啊)公司?我死不会打扰我,(一旁的经纪人大哥:公司会迁就你,会怕你!)对!公司怕我。怕我是因为如果他们打扰到我的话,那我专集会拖更久,可能就不是两年出新专集,而是十年了!所以大家都不敢打电话给我。作出来了就作出来了嘛,没事问我这么多问题干嘛。(一边说,一边还对经纪人坏坏地笑)
记:你是以一种很严肃的态度来完成音乐创作的吗?
陶:有时候吧。我就是极端严肃,极端调皮,这就是我的个性,我爸说我是“远东第一皮蛋”。我从小就是这个样子,很极端,很认真地做事,但同时我也希望我是快乐的,更希望我做的事情能给别人带来享受。
PS: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好好体会DAVID真正的思想!!
[ Last edited by 朽鸭 on 2005-2-25 at 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