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EMI百代唱片公司

EMI百代唱片公司

代表艺人:林忆莲,陶喆,箫亚轩,顺子,齐豫,刘若英,张宇,戴佩妮,江美琪,刘德华  

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EMI唱片,又称百代唱片,成立于1897年,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唱片公司之一。EMI前身是英国留声机公司(Gramophone Company)和英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Columbia Phonograph),1931年,两家唱片公司决定强强联手,合并成Electric and Musical Industries,简称EMI。1955年,EMI收购了美国Capital唱片公司,并于1957年在英国正式成立了EMI唱片有限公司。EMI总部设在伦敦,在全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1991年,英国Thorn-EMI集团以十亿美元将同属英籍之独立品牌维京唱片(Virgin Music)并入旗下,目前EMI拥有Captial,Apple,Virigin,Parlophone,Liberty,BlueNote等多个唱片品牌,是英国唱片业的龙头公司。  

EMI在中国发展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上世纪二十年代,EMI所收购的法国Pathe-Marconi唱片公司在中国上海成立了分公司,而EMI在中国之所以称作“百代”,也正是这家法国公司Pathe的音译。而今天位于上海衡山路上的中唱上海公司,其前身就是EMI当年在中国设立的这个分支机构。当年如雷贯耳的周旋,胡蝶,聂耳,冼星海等昔日巨星和进步音乐家均云集EMI。而已故的一代歌神罗文从79年到93年一直是效力于EMI旗下。如今天王刘德华起步乐坛签的第一家唱片公司也是EMI。而在内地方面,早在90年代EMI就曾与那英、郑钧、解晓东等人签约。  

在华语歌坛,从八九年十代开始,EMI就一直以音乐品质著称,有陈百强、张宇、巫启贤、彭羚等歌手。1996年EMI成功收购台湾本土著名的点将唱片,蔡琴、伍思凯、张清芳、优客李林的加入壮大了EMI百代唱片的实力。而EMI真正腾飞却是在90年代末期,97年EMI一方面以6000万港币签下产后复出的王菲,另一方面全力打造那英内地天后。两位天后的成功瞬间扭转了EMI缺少一线歌手的薄弱环节,大大提升了EMI百代在华语歌坛的地位。  

两千年以后,Virigin维京音乐成为EMI其下最重要的子品牌,之后维京音乐的总监姚谦跃升为EMI亚太区总经理,成为EMI发展的另一个转折点。林忆莲签约EMI推出《至少还有你》成功转型后,EMI便走着时尚化的音乐路线。彰显都市时尚质感的林忆莲、箫亚轩、B.A.D,创作歌手陶喆、顺子、张宇,优质女声戴佩妮、江美琪、许茹芸、何韵诗等都是EMI旗下的艺人。2003年刘若英、齐豫加盟旗下,为EMI百代平添了几分人文气息。在2001年之后的几年,EMI在华语乐坛蒸蒸日上。  

与“五大”的其他成员相比,个性突出的艺人,年轻的音乐定位以及层次分明的多元化方向,都使EMI在国际化方面走在了前列。但近两年EMI在箫亚轩、顺子、张宇等人身上,却暴露出了音乐乏术,后劲不足,宣传不力等一系列问题,乐坛成绩也难有突破。EMI旗下拥有如此众多素质良好可塑性强的歌手,相信只要打开思路扭转局面,未来应有不错表现。  


    号称世界第三大唱片公司的EMI唱片,又称百代唱片,是英国的老牌唱片公司,而其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也已经有近百年。EMI旗下成就了不少巨星,20世纪30、40年代,同属于EMI的聂耳、冼星海、以及周璇等巨星,让EMI在中国达到了令后人仰止的高峰。如今的天王刘德华在乐坛刚刚起步时签的第一间唱片公司就是EMI。已故的一代歌神罗文从79年到93年也一直是EMI旗下的歌手。而王菲、那英、费翔等也曾是EMI的旗下唱将。


    而在内地市场方面,EMI早在91年就曾与毛阿敏、郑钧、解晓东等人签约,也是较早进军内地的国际唱片公司。


    EMI家族点将录

 
    其实说起来EMI唱片公司有个特点就是旗下的歌手比较多元化,既有像陶哲、张宇这样的创作天王级歌手,也有像许茹芸、何韵诗、刘若英这样的唱腔一族,还有像萧亚轩这样的舞台型魅力小天后,当然也少不了像SHINE、COOKIES、BAD这样的年轻偶像组合去吸纳一些学生歌迷。


    “创”家班:陶喆 张宇 戴佩妮 梁汉文

    R&B“音乐教主”陶喆

    今年34岁的陶喆号称台湾R&B始祖,从1993年开始,陶喆就开始为张信哲、陈淑桦、郑中基、陶晶莹、杜德伟、张惠妹等歌手创作歌曲或制作专辑,其后于1997年推出个人首张同名专辑《DavidTao》。该专辑令他一炮打响,入围当年台湾金曲奖5个奖项,最终获得了最佳新人奖和最佳唱片制作人奖,同时也获得美国Billboard年度“亚洲杰出创作歌手奖”。

    今年年初陶喆从旧东家BMG转到了EMI旗下的“E世代”,签的不仅是唱片约,也包括歌手视为“命根”的经纪约。据称,陶喆此次是希望借助EMI国际大公司的实力再创事业新高峰,全力开拓台湾以外的市场,争做亚洲天王。签约后推出的新歌加精选大碟《乐之路》反应也相当不俗。

    “独卖创作天王”张宇

    签约EMI近十年的来张宇,从当初的《用心良苦》到今年的《大丈夫》,张张唱片都在全亚洲创下亮眼的销售佳绩,因而也得到了“亚洲独卖创作天王”的称号。他也一直是许多歌手争相邀歌的对象,而他的作品也被不少歌手重新翻唱。张宇也成功的帮助本公司旗下歌手写下不少好听的歌,算得上是EMI的一名福将。

    “实力派唱作新星”戴佩妮

    戴佩妮今年才22岁,就已经被台湾乐坛视为实力派创作型新星。戴佩妮从小在马来西亚学习音乐及舞蹈,只身到台湾发展时参加电视台选秀被选中,此后便签约EMI,首张同名专辑《Penny》包含了摇滚、爵士和R&B,现场演唱时魅力十足,俨然是实力派唱将的后起之秀。她创作的《流星花园》片尾曲《你要的爱》更令她人气飙升,而与成龙儿子陈祖明的恋情也为她增添了一分神秘。


    “唱”家班:许茹芸 何韵诗 刘若英 本多RURU


    “开创芸式唱腔第一人”许茹芸

    台湾歌手许茹芸出道10年,以其独特的“芸式”唱腔网罗了一批铁杆歌迷。她曾有连续五张专辑在全亚洲狂卖700万张,创下亚洲销售冠军。两年前许茹芸转会时,华语乐坛的天后王菲还座阵EMI,但许茹芸宁愿不当一姐也要求更高发展,因此选择了EMI。此后,EMI动用所有强势国际性资源,为许茹芸的音乐事业多元规划。新专辑,除了姚谦、陈子鸿、JimLee等EMI旗下最强制作阵容外,还邀请了日本超人气制作人龟田诚志为其新专辑“挎刀”。同时,2002年起,EMI还从上海起跑,为许茹芸展开亚洲巡演。这一联串的规划都为许茹芸的音乐事业开创了新局面。


    “玩票实力歌手”刘若英

    台湾歌手刘若英的唱歌有点玩票性质,产量极少,但仍不失一些好作品。像《爱的痴狂》、《很爱很爱你》等歌曲至今在KTV里点唱率仍相当高。今年8月,刘若英的经纪人张艾嘉为了她进军内地及国际上的考虑,在她与旧东家滚石约满后转投EMI。据知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刘若英开拓内地市场。


    “梅氏唱腔继承人”何韵诗

    香港艺人何韵诗出道并不算晚,1996年她凭借一首《女人心》获得香港第15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之后成为华星唱片旗下签约歌手,然而直到2001年才推出首张EP《First》。不过,何韵诗的幸运在于,她以宽阔的嗓音得到了梅艳芳的赏识,成为梅艳芳的首位女弟子。华星倒闭后,何韵诗转投EMI旗下,才真正开始了歌唱事业。


    魅力小天后:萧亚轩

    台湾小天后萧亚轩于1999年5月出道,她一登场,就以自己磁性的中低音以及动感的舞蹈,深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第一张专辑《萧亚轩Elva》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就在全亚洲卖出了80万张。

    随后,百代唱片又于同年夏季,为萧亚轩量身定做了第二张专辑《红蔷薇》,销量同样可观。今年5月,萧亚轩发了她的第6张专辑《爱上爱》,上榜一周就在台湾登上多个排行榜榜首。而她今年3月在台北连续6场的演唱会,形象多变,热力四射,舞台魅力直逼张惠妹。如今,萧亚轩称得上是EMI唱片公司中最赚钱的女歌手,被视为EMI的“摇钱树”。

    组合新势力:SHINE COOKIES BAD


    “电影男孩”SHINE


    香港组合SHINE的成员黄又南和徐天佑是由电影人陈果在选角中发现的,后推荐到乐坛发展,签约香港EMI。SHINE的组合名称来源于同名电影。但两个男孩却相当符合这个名称的另一个意思阳光,以其健康的形象在出道一年多内成为众多歌迷心中的青春偶像。而他们在电影方面也小有成绩,尤其是黄又南年初已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的提名。他们的成名曲《天又蓝》更在香港的学生FANS中传唱甚广。


    “MORNING娘”COOKIES


    COOKIES当初由EMI和金牌经理人黄柏高一手打造,有9位成员,完全效仿日本的学生偶像组合“Morning娘”。不过,九个女孩在让观众新鲜了一阵后命运也像“Morning娘”一样,被实行大换血,如今只剩下4个成员组成“MINI COOKIES”,而不久前还举行选秀比赛挑选新成员,其手段与“MORNING娘”的操作如出一辙,此举可谓香港乐坛效仿日本乐坛的一个典型例子。

    新丁新能源:胡彦斌 林嘉欣


    在新人方面,EMI也有自己的路数。来自内地的EMI年度新人胡彦斌属于创作型歌手,出道势头不可小看,去年已经在香港乐坛拿到了“最佳内地新人奖”。今年只有十九岁的胡彦斌不但拥有一副好嗓子,而且写词谱曲编曲样样行,年纪轻轻就已经拥有了制作人的身份。现在胡彦斌已经得到不少歌手的约歌,被称为内地的R&B小天王。


    而今年刚刚加盟的林嘉欣事实上已经不算新人,她的歌唱之路颇为坎坷。林嘉欣当年就是以唱歌出道,15岁那年她只身从加拿大回到台湾,隔年就在张洪量的旗下推出首张个人专辑《有点想》,但合约发生问题,唱片被雪藏。好不容易1999年在环球推出第二张专辑《单恋物语》,却反响平平,没多久就无疾而终。而当她转向影坛发展,以《男人四十》、《异度空间》创出影坛佳绩后,不久前又推出加盟EMI后的全新大碟《午夜11:30的星光》,让不少影迷又成为了她的歌迷。

    善于打造国际巨星

    其实总结EMI这一公司的特点,歌手选择与之签约多是看重他在拓展海外市场上的实力,尤其是亚洲市场。不过EMI的确有过成功的例子,例如,华语乐坛的两大天后王菲和那英都成功借助EMI打入日本市场。

    1998年,EMI就曾为当时仍在旗下的歌手那英强力打造新专辑《征服》,通过这张专辑,那英完成了向亚洲歌后的转换。至于王菲在EMI旗下时,EMI也全力为她拓宽市场,单是2001年,王菲在日本发行《Eyesonme》时,全日本销量就超过38万张。以日本每张唱碟售价,折合港币一百六十一元计,《Eyesonme》在日本的销量一年便有港币六千多万元的收入。

TOP

萧亚轩,好久不见的声音~~~~~~

TOP

原来顺子也是这家公司的呀,喜欢她的声音
敢点吗?

TOP

EMI公司还是欧美巨星比较多啊。。。
12.15.07  天河  3排  19号
总有人来,也总有人走。。。。。

TOP

老大的加盟是EMI的幸运啊

TOP

哈哈~~~~8错撒~~~
⿴偶噚着尒嘞足迹 .找着藕們啲幸冨 _﹏  

TOP

引用:
原帖由 神学博士 于 2005-12-23 13:44 发表
原来顺子也是这家公司的呀,喜欢她的声音
那首《回家》唱得真是出神入化,佩服

TOP

里面偶就只喜欢老大············
DavidTao囧.?ぺ,这个名字Lǒvの不是我的一种无谓的癫狂的爱.乄⿶而是一种永恒N辈子的信仰.?ぺ乄⿶

TOP

引用:
至于王菲在EMI旗下时,EMI也全力为她拓宽市场,单是2001年,王菲在日本发行《Eyesonme》时,全日本销量就超过38万张。以日本每张唱碟售价,折合港币一百六十一元计,《Eyesonme》在日本的销量一年便有港币六千多万元的收入。
hoho~~~~~~~~~

[ 本帖最后由 Eyes_on_me 于 2005-12-24 18:40 编辑 ]
安静的来,安静的去

TOP

penny,小胡,你们什么时候发专辑阿,等得脖子都长了~~~~~~
安静的来,安静的去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19:49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