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转帖]去年尘冷

[转帖]去年尘冷

写下这个题目,我是犹豫的。我一直在想,要不要为这个模样一般、笑容甜淡的台北小女生写些什么。我并不是个滥情文字的人,甚至于多年来挚爱的王菲,我至今也没有为她留下片言只语。只是,在这个下雨的夜里,当我再一次听她的《相遇太早》《话题》,当她的歌声如流水般在我的四周流淌,温柔的让人迷醉,我终于知道,终究是无法将她的痕迹抹去。

  我生于七十年代末,我一直固执的认为这是最好的年代。七十年代末的孩子们,没有六十年代的忧伤,没有七十年代的脆弱,也没有八十年代的多变与迷茫。我们快乐而宽容,我们敏感又坚强,我们纯真而不落寞。我们可以由衷惊叹娃娃、罗大佑、张艾嘉的风采,我们可以恣意嘲笑韩寒、郭敬明的浅薄,我们也可以不由自主毫不费力的喜欢萧亚轩、戴佩妮、彭佳慧。喜欢周蕙,也是青春成长中留下的伤痕之一。

  日子翻过去的时候,是一九九八年。

  很快乐的一年,我大二,无忧无虑,长发飘飘,整天整天的逃课去图书馆看书。也有心事,不过是喜欢楚天音乐台城市之声的节目主持人张弛,我很迷醉他的一把声音,我总希望哪天走到中山大道上能遇到他。他亦提到周蕙,说她的声音里有王菲的质感,许美静的韵味,许如芸的轻灵,范晓暄的甜美。当时我只是注意他,竟然没注意他说的那些歌手都是谁。

  然而,我还是清楚的记得,第一次听周蕙,是在武大旁边的一家冰屋“BEST”里,“忽然不想让你知道,在我心中,你多重要……”这清柔明亮的歌声,此后我亦无数遍的听到,在学校旁拥挤不堪的小网吧和音像店里,在很多个明亮的超市和商场,甚至,在多年以后的今夜。

  也是那一年,我开始上网,一个叫“空谷幽兰”的网友伤心之余曾一字一字的把歌词打给我,当时也依稀有不详预感,这歌里有注定的悲伤,有无奈的心事,有无法触及的过往。只是从我不愿去深想。我从那时起便是如此惧怕风雨,我没料到,它们最后还是一一要来的。

  是的,此后,不长的时间里,周蕙一如所预料的那样红了,而我的苦难与别离,也都如约好般来了。

  一朝零落散弦音,纵然以前是千般的好。

  我在音乐学院宿舍七楼的窗口里放《好想好好爱你》,放《相遇太早》,放《爱过不伤心》,我不哭也不笑。前尘往事,终究是要云淡风轻的,“被爱放逐到天涯海角,我的思念,你不用都知道……”

  很久以来都有种想法,想买张《不想让你知道》这首歌的碟千里迢迢的送给他。可是,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表示我仍不能释怀,表示我仍不能忘怀,表示我仍然会想起我们曾经有过的好,或者,只仅仅表示,我还是喜欢周蕙,在她已经沉寂了这些年之后。

  而对周蕙,一直也是有遗憾的。她翻唱了《约定》,“剪影的你,轮廓太好看,忍住眼泪才敢细看”,这首情歌已经被王菲唱到了地老天荒,而周蕙的翻唱太浅太飘。她还唱了《今宵多珍重》,无论跟哪个版本相比,周蕙唱的都太甜太腻。她的歌也不是太多,只有寥寥几十首。04年的时候,周蕙好象出了专集,但仍然是一张精选集。

  一直觉得,台湾乐坛是亏欠了很多歌手的。能写歌的比如陶哲、陈升、张雨生自然是可以自得其乐、大行其道,不能写歌的比如高胜美、李翊君,没有等到一首好歌,很多年了仍然半红不黑。有一把靓声的林志炫,依然也在翻唱别人的很多歌。

  又或者,周蕙还是幸运的,她的歌早就红遍了大江南北,而跟她一起或者比她晚出道的梁静茹还在向一线苦苦挣扎,候湘婷和刘虹铧早就销声匿迹,闻所未闻。又或者,她甘心做个普通的喜欢唱歌的并不美丽的女子,上帝虽然在云端眨眼,总是公平的。是否,今时今日的我,也只要平凡简单就好,不用费力太多。

  但我还是想对你说,如果你足够温柔,如果你不够温暖,如果你喜欢在午后喝茶,如果你在深夜仍无法安睡,如果你有往事忘不掉,那么,听一听周蕙吧,“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TOP

沙发,挺好的帖子~~~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3 02:12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