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给大家介绍一种好音乐:新世纪音乐

给大家介绍一种好音乐:新世纪音乐

[face=黑体]新世纪音乐入门[/face]
不知道您是否已经听腻了无病呻吟的流行音乐,是否已经对这种矫揉造作的表演感到厌倦。如果是这样的,那是否想过要换换口味呢。对您来说,新世纪音乐将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这里将要介绍的是所谓的New Age Music,通常被译作新世纪音乐,也有译作新纪元音乐的,不知道对大家来说这算不算是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其实New Age 音乐时常在我们的周围响起,现在越来越多的广告开始用New Age 作为背景音乐;很多电视片也倾向于用新世纪作为自己的结尾曲;各大商场也发现,用新世纪代替原先的流行音效果更好。如果再仔细寻找的话,就会发现原来这种音乐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小时候喜欢看赵忠祥解说的《动物世界》,而对这片子的开始曲总是念念不忘,直到长大了才发现原来这就是正宗的新世纪,曲子名叫《Westay》,可以在《The Future Sound Of World》这张专辑中找到。顾名思义,新世纪音乐是个非常新的类别,关于她的起源众说纷纭,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这种音乐形式的出现不会早于70年代。那时候出版的牛津音乐词典也没有New Age这个条目。在1973年的旧金山,一群素昧平生的音乐家在某个音乐节上相会,这些人忽然发现虽然他们以前没交流过,可是互相之间的音乐却有很多共通之处。他们的音乐都是从冥思和心灵作为出发点而创作的,这种类型不同于以前的任何一种音乐,因此命名为New Age 。在这里还有个小典故,New Age 又指The Aquarian Age (宝瓶座时代),西方神秘学家认为人类正进入宝瓶座时代,象征了人类将从物质的追求过渡到自己内心的探索,虽然在物质方面人类有人种、肤色、语言、宗教信仰等等的不同,但人类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共通点。正因为这一点,所有人都是同宗同源的,平等的。正如Secret Garden的主创罗夫兰(Loveland)所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神秘园。你可以在这里寻求慰籍。当你一个人静下心来聆听《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就会知道此言不虚了。

  粗听上去,新世纪音乐介于古典乐和轻音乐之间,但新世纪更富于变幻,因为她并不是单指一个类别而是指一个范畴,她包括了几乎所有不同以往,象征着时代更替,诠释精神内涵之改良的音乐。因此,你会发现能被称为新世纪的音乐是如此丰富,一切自然界的声音都可能出现在音乐中,所有种类的乐器在此一视同仁,其中的人声更是丰富,从歌唱家到土著乐手,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就一般而言,新世纪还是有其特点的:

  其一,新世纪音乐很少有强烈的节奏(但ENIGMA的音乐却有很明显的节奏),这点同饶舌和摇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两者几乎通篇就是各种打击乐,除了节奏还是节奏。对于新世纪而言,有了节奏就可能受限制。

  其二,新世纪的旋律感常常很少。这点不同于流行乐,流行乐需要优美易记的旋律,以便于让每个人都能唱。有时候听了好几遍某首新世纪乐曲,还是记不住她的旋律,这便是新世纪赋予大家极大想像空间的原因了。

  其三,新世纪音乐总是避免使用刺耳与急促的声音,因为这会增加音乐的压力,从而破坏聆听者的感觉。

  其四,新世纪音乐的基础是是合音与和谐音,她摒弃了爵士和摇滚的发声方式,因为这会带来不和谐与不悦耳的感觉。
在80年代中期新世纪已经逐渐成熟,杂志开始设立新世纪榜单。1986年举办的第29届葛莱美奖的奖项中,也增设了[年度最佳新世纪唱片]的奖项,第一个获得这个奖项的是演奏竖琴的奥地利籍音乐家:佛伦怀德。这算是New Age首度明确地成为音乐类别之一的标志。下面就介绍一下对于中国乐迷来说比较熟悉的几个新世纪大师。

Enya
  首先介绍恩雅,是因为她是所有New Age人中最影响力最大的,毕竟喜欢新世纪的人不算很多,而恩雅的知名度却一点都不亚于那些流行歌手。恩雅的真名是Eithne Ni Bhraonain,后来改叫Enya。用这个发音近似的字代替,既可以让人很容易就记住她,又避免了发音问题。1986年BBC电视台开始制作一部关于凯尔特人历史和文化的记录片,Enya签约创作并演奏该纪录片的音乐。1987年凯尔特人(The_Celts)首 次播出,它的音乐集以名为恩雅的专辑发行,但她的这首张专辑并未引起注意。在1988年发行的水印(WaterMark)一炮走红,其中的单曲《Orinoco Flow》蝉联了多个国家排行榜的首位。接下来的《Shepherd Moons》惊人地缔造了全球11000000张的销售量,并获得了格莱梅最佳新世纪专辑奖,她的另一张专辑《The Memory Of Trees》也获得此殊荣。需要注意的是,在恩雅背后还有制作兼编曲Nicky Ryan、填词者Roma Ryan的合作,这三人缺一不可。另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恩雅从来不开个人演唱会,由此可见要是没有一个专门的小组负责处理恩雅的声音,她想获得今天的成绩也是不可能的。对于想了解恩雅的朋友,可以关注这三张专辑:1997年的《Paint the Sky with Stars》 ,这是一张精选集收录了在此以前的所有好歌;2000年的《A day without rain》,这是她最近的一张专辑,风格同以前完全一样;2001年的《The Lord of The Rings》电影原声,主题曲《May It Be》便是恩雅所唱,虽说只有一首而已,但她在歌坛的地位可见一斑。

Secret Garden
  对中国乐迷来说,神秘园是另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神秘园的官方主页,可以看到如下这段话:Once upon a time .. a Rolf met a Fionnuala... and they made magical music together。这句话便是对他们两人最精辟的介绍了。但我在这里还要再废话几句,男的罗夫兰是挪威音乐家,女的雪丽是爱尔兰小提琴家,他们凭一首《夜曲》(《Nocturne》)获得1995年的欧洲电视歌曲创作比赛大奖,从此成名。夜曲的歌词才24个字,可以说是纯粹的器乐乐曲,而欧洲电视歌曲比赛从来没有这种音乐获奖的先例,因此有人说神秘园重新定义了这个比赛。到目前为止,神秘园一共出了四张专辑:《Songs From A Secret Garden》、《White Stones》、《Dawn Of A New Century》、和最新的《Once In A Red Moon》。因为数量不多,如果感兴趣很容易就能收齐。

Bandari
  这差不多是国内喜欢新世纪的人中皆知的乐队,译为班德瑞。按照一般的介绍,班德瑞乐队来自瑞士,乐队成员不喜欢抛头露面,一旦开始音乐制作便隐居于阿尔卑斯山中直至完成。在国内任何一个新世纪音乐站点都能看到关于她的简介,但在国外网站不管是Google Directory还是MSN音乐频道,从来没有一篇对她的介绍。难道说这个乐队专为中国人服务吗?个人认为,班德瑞其实就是一些优秀却不为人所知的新世纪音乐家的合集。在中国能买到的班德瑞的专辑有:《仙境》、《寂静山林》、《春野》、《蓝色天际》、《迷雾森林》和《日光海岸》。

ENIGMA
  enigma源于希腊文,意指“谜一般神秘难解之事”。因此名字除了翻译成英格玛之外还译作“谜”。1990年德国音乐制作人MichaelCretu以Enigma之名发行了第一首单曲《Sadness Part One》。这首乐曲在23个国家登上了排行榜首位,并在美国Billboard专辑榜上停留了长达五年之久。发行的专辑有:1994年《Cross of Changes》;1996年《Le Roi Est Mort, Vive Le Roi》;1998年《The Energy of Sound》;2000年《The Screen Behind the Mirror》。KITARO喜多郎最好的日本新世纪音乐家,原名高桥正则,生于爱知县丰桥市,获得了第43届格莱梅最优秀新世纪音乐专集奖(此前他获提名达五次之多)。喜多郎曾移居到科罗拉多州海拔3000米的洛基山中,正是严寒与寂静的环境孕育了喜多郎的音乐。据说他还在中国敦煌隐居了10个月。有意思的是喜多郎从未接受过音乐方面的教育,甚至看不懂五线谱。可见在音乐方面有才华的人并不为五线谱所累。在此推荐他的专辑《天地》、《宋家皇朝》和《丝绸之路》。

   还有很多新世纪音乐家诸如:Yanni、Deep Forest、Kevin Kern、Nichols Gunn、Bella Sonus等等,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绍了。最后提一点,在音乐的分类上,以NEWAGE来代表新世纪。

TOP

注:
以上资料全都取自互联网。

本人接触New age 音乐是在高一,那时候听到电台里在放Enigma的《MCMXC a.D.》(也就是他们的首张专辑)的音乐,一下子就被那迷幻神秘的音乐吸引住了!一开始只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好听的电子音乐,后来知道了,是New age~(2年后,当我听到有人介绍Enya的时候,呜呜呜呜),从此喜欢上了Enigma。也喜欢上了New age!

其实New age 的音乐现在很多,我相信也有很多人在听,不知道这里有多少人喜欢呢?可以来这里发表一下你们听New age 的感受~~~~~~~~~~~~~~也可以交流一下你们觉得不错的New age音乐人音乐作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22 22:46:15编辑过]


TOP

以下是我找到的一些New age的音乐专辑(都是比较新的)
------------------------------------------------------------------
Vangelis《Odyssey》


Artist  Vangelis
Album Title  Odyssey: The Definitive Collection
Date of Release  Nov 4, 2003
AMG Rating   
Genre  Electronica
Tones  Cerebral, Literate, Hypnotic, Complex, Ethereal, Ambitious
Styles  Neo-Classical, Progressive Electronic, Ambient, Experimental
Type  compilation
  
New age art rock guru Vangelis has been making music for over 30 years. His progressive, electronic, and highly melodic soundscapes paved the way for artists like Enya — her debut record borrows liberally from his early-'80s compositions — and brought instrumental music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pop charts. Hip-O's 18-track retrospective plays like a soundtrack within a soundtrack, chronicling all of his various projects like a well-paced novel. Classic compositions like the theme from Chariots of Fire and the moody, noir-heavy Blade Runner sit comfortably among collaborations with Jon Anderson of Yes and ambitious solo works such as "Celtic Dawn." Vangelis collections tend to be esoteric, focusing on specific time periods or styles as opposed to taking a linear approach to his vast and diverse catalog. Finally, with Odyssey: The Definitive Collection, consumers have access to the most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is influential electronic pioneer's illustrious career to date. — James Christopher Monger

    1.   Pulstar (Vangelis) - 5:24
    2.   Hymne (Vangelis) - 2:43
    3.   Main Theme {From Chariots of Fire} (Vangelis) - 3:30
    4.   Main Theme {From Missing} (Vangelis) - 3:57
    5.   Love Theme {From Blade Runner} (Vangelis) - 4:53
    6.   End Titles {From Blade Runner} (Vangelis) - 4:09
    7.   The Tao of Love (Vangelis) - 2:19
    8.   Main Theme {From Antarctica} (Vangelis) - 3:52
    9.   Main Theme {From Gavafy}  (Vangelis) - 2:48
    10.   Opening Titles {From Mutiny on the Bounty} (Vangelis) - 3:50
    11.   Conquest of Paradise  performed by Vangelis / English Chamber Choir - 6:08
    12.   La Petite Fille de la Mer (Vangelis) - 5:54
    13.   L' Enfant (Vangelis) - 4:57
    14.   Alpha (Vangelis) - 5:13
    15.   Celtic Dawn  (Vangelis) - 4:05
    16.   Movement L {From Mythodea}  performed by Vangelis / London Metropolitian Orchestra - 5:22
    17.   I'll Find My Way Home performed by Jon / Vangelis - 4:30
    18.   State of Independence performed by Jon / Vangelis - 4:59

------------------------------------------------------
喜多郎--“为水祈祷”


专辑:水に祈りて
创作:喜多郎
出版:DOMO
发行:日本东芝EMI株式会社
发行日期:2002.5.9
曲目:
01 水に祈りて(テレビヴァージョン) Mizu ni Inori te
02 ザライトオブザスピリット The Light of the Spirit
03 ストリーム  Stream
04 雫の舞   Shizuku no Mai
05 流れの中で  Nagare no Naka de
06 風の声  Voice of the Wind
07 シルクロード  Theme from Silk Road
分享缘起:
这是一张我心仪已久的CD,一年前在某个网站上听到主题曲的第一个音符响起时就被深深的打动了。虽然只是试听,效果很差,时间也只有短短的三十秒,可音乐本身所要传达的讯息却深深地烙印进我的心灵,从那以后这段凄凉优美的旋律就不时的在我心中回响。而喜多郎也是我至爱的一个音乐家,从这两方面来说这张CD对我的意义当然是不一般的。可是喜多郎的唱片却非常的难以买到,几乎逛遍了这个城市的音像商店,销售的都是国内的一些唱片公司出品的质量低劣的喜多郎作品大杂烩似的精选,压根没有这张CD的踪影。一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就在我快要绝望放弃的时候,和这张CD的缘份却在这时因各种助缘而具足,于是这张CD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从日本飘洋过海来到我的手中。
昨天下午刚拿到这张CD,一拆开精美的包装,天空中就飘起了细细的秋雨,仿佛是在应和这张CD的主题。当时和朋友坐在公园的长亭中,听着耳机中传出的时时浮现在我心中却又是久违了的乐音,看着朦朦细雨飘洒在湖面上,有一种身心都被从最深处深深滋润了的感觉。我也突然明白了有一些感觉无法用语言传达,而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现在是秋天,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在秋天收获到这张心仪的唱片。秋天又是一个分享的季节,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这美妙的音乐。
这张专辑的主题是为水的祈祷,从昨天拿到这张CD到现在,朦胧的细雨就一直从天空中淅淅沥沥的飘落着。在我看来,这不是巧合

专辑介绍:

美妙的旋律来自生养喜多郎的长良川
    喜多郎在NHK综合电视的热门节目“人类档案”中登场。使喜多郎与大自然亲近,并令其萌发出美妙音乐的“档案”,就是生养喜多郎的长良川。共收录7首曲目,其中4首新曲,其他为喜多郎为“人类档案”节目演奏的曲目,应乐迷要求紧急发行。
   
“为水祈祷”

    不论怎样,对在自然中生活的喜多郎来说,人类与水的关系是相当重要的。在地球的进化中,在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中,做为一名音乐家,喜多郎希望通过音乐来表达他的感情。于是他首先走访了从童年时期就非常熟悉的故乡之河、长良川。最初只是为了拍摄照片,后来才创作了专辑《为水祈祷》——
    为了再次重新审视“水”的重要性、“水”与人类的关系,喜多郎进行了以“水”为主题的音乐创作。在创作中,他最先想到就是长良川,因为那是他从童年时代起就十分熟悉的故乡的河流。
    6月份,喜多郎出发了,最初的目标是探访长良川的源头。喜多郎想知道长良川起源于何地、找到它的源头。“因为是故乡的河流,尤其感到亲切。从了解故乡的风土这一意义上来讲,也十分重要。我总认为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艺术家,我们都只不过在效仿它……大自然是多么了不起啊!”
    7月,喜多郎来到了长良川的上游、岐阜县的八幡镇。在街巷中漫步时,他看到了流入长良川的水渠,这是镇上的人们为了保持水流的清新在七年前修建的。大家集资在水中放养了鲤鱼、鲇鱼、嘉鱼等。由于它们使河流更加美丽,因此大家都给鱼投放鱼饵,善待它们。喜多郎坐船顺流而下,船上还有渔夫兄弟俩人。在近50年里的岁月里,这兄弟两人每天都到河里来打鱼。他们伤感地对喜多郎说,现在长良川正在开始一点一点地失去它的魅力。
    9月,喜多郎渡过了河面。这天,清风微拂,令人心旷神怡,沿河而下就是岐阜市。他在那里遇到了按照延续了1300年的传统饲养鱼鹰捕鱼的渔夫。当地之所以能在1300年的漫长时间里一直喂养鱼鹰,是因为长良川始终保持了水流清澈。“河面上的风儿吹拂着肌肤,感觉好极了,不由让人产生了要善待、重视大自然的感情。”
    11月,喜多郎向长良川的入海口出发。映入眼帘的是全长约660米的入海口大堤。“真让人百感交集啊。虽说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利益才这样做,但总是优先考虑人类的利益,世界将变成怎样的呢……早晚会有定论的,到那一天,才能知道人类的选择是对还是错,不过那一天离我们还很遥远啊。”
    “一滴一滴的水流到这里汇集成汪洋大海,然后它们再蒸发,形成山上的降雨,如此这般的循环往复,自地球形成以来就从未间断过,我们正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如果再进一步透彻地理解这一切,就是并不是我们人类创造了水,而是大自然把水恩赐给我们。我想,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认识。”
--------------------------------------------------------------------
班得瑞-微風山谷


Breezy Valley 微風山谷 - Bandari

成軍超過10年的班得瑞,為新世紀樂壇最走紅的「元老級」團體。行事低調的他們,總在「世界花園」--瑞士山林裡尋找創作靈感,希望能以音樂來轉達潛含於自然界裡最真實的情感,以超廣角音場、空靈飄渺的編曲,呈現一塵不染的新世紀樂風。

整張專輯,他們花了三年的時間,埋首於瑞士南方的薩斯菲山谷( Saasfee Valley)之中,不僅實地擷取當地的自然原聲為素材,並以音樂忠實呈現從白靄冷洌的雪色,舒人胸懷的綠茵,到靜觀月昇的靜謐,沐浴溫暖日落等不同時空的時節變化。承襲班得瑞以往對於自然界刻畫的細膩工筆,你彷彿在這14首樂曲中乘風而行,跟著地形的起伏而滑行於山谷間各個角落,感受平原的遼闊,山巒的雄偉,讚嘆造物者的鬼斧神工。

本輯中,你將聽到班得瑞樂團成軍13年來,首次走出音樂向世界發聲,並將這第一次獻給樂迷,感謝長久以來對該團的支持

專輯曲目:

01 Snow 靜靜的雪
02 Love Me Tonight 今夜愛來臨
03 Dreaming in the Moonlight 夢於月光中
04 Song of the Angles 天使群聚之歌
05 Mars and Venus 火星金星
06 Indian Summer 狂熱夏日
07 Love of My Life 一生愛戀
08 Sunset Valley 落日幽谷
09 If I Love Again 再一次愛
10 Heaven on Earth 人間天上
11 Good Morning Sunshine 日出晨安
12 For Your Heart Only 唯心所識
13 Green Leaves of Spring 春枝綠葉
14 The Way of the Wind 微風吹拂的方式
(顺便说一句,我很喜欢这张专辑的名字,因为里面有个Breezy阿哈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22 23:19:05编辑过]


TOP

呵呵,最近微风山谷这张听的比较多~~~
放松心情不错~~~
Dreaming in the Moonlight 这首太好听料[em15]

TOP

我上交流传播课的时候,导师就让我们做过一个音乐的课题
our team做的就是关于New Age 音乐的.
我们不相信宿命,但却无法对发自心底的声音置若罔闻。。。。。。

TOP

引用:
以下是引用JiJi在2003-12-3 0:16:16的发言:
Dreaming in the Moonlight 这首太好听料[em15]
偶也超级喜欢这首~~~
[img]http://luntan.whgwbn.net/uploadfile/20036131081999017.gif[/img]

TOP

我好早以前就喜欢神秘园
我爱陶喆,胜过人世间的一切,我爱陶喆!!!! [img]http://fm974.tom.com/images/piclibrary/taozhe/d/41.jpg[/img] [COLOR=#ff0707] ★※ 宇宙超级【喆服无敌灌水联盟】指定灌水号NO.024 ※★[/COLOR]

TOP

以前我见到我们班上有一个人听班得瑞的歌~以后我也听听

﹎Love﹎Peace﹎Music﹎

TOP

太景仰这位老师了
孤独是一种情调,比爱情更可靠

TOP

引用:
以下是引用海儿在2004-1-15 0:18:29的发言:
我好早以前就喜欢神秘园
完全同意
楼主写的好长 不过想多长一些见识 总算看完了
谢谢
[em00]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3 00:45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