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心情]恋乐情结

[心情]恋乐情结

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音乐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大概是5、6岁的时候吧。那个时候,家里只有一部老式录音机和为数不多的几盘磁带。没人带我出去玩的时候,我就喜欢鼓弄鼓弄录音机,听听歌,5岁的孩子能听懂什么啊?不需要用语言交流,却比任何交流都来的直接。

      记得当时整天听罗大佑的《童年》,然后便迫切的盼着上学,盼望着听到粉笔摩擦黑板时发出的声音,盼望着结识生命中的第一群朋友,盼望着歌中所说的游戏的童年。

      就这么盼着、盼着,真的到了上学的年龄了。但上了小学,反而很少听歌了,大部分的时间都真的去追寻游戏的童年了,那盘磁带也就一直闲置在不起眼的角落里。

      到了四年级,开了英语课,发了英语磁带,我才又想起那台录音机。从前陪伴我的老友,这些年冷落你了。在跟母亲的软磨硬泡下,她终于同意我每个月可以买一盘磁带,当时心里那个美啊~大概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吧,我的生活就再也离不开音乐了。

      最开始的时候,不知道听什么,就跟着班里同学的潮流走,听范晓萱、任贤齐、张信哲什么的。后来过了一段时间,范晓萱不听了,但是小齐和阿哲的每张专辑还都不漏,当然也不乏听听小虎队、林志颖什么的。那个时候,放假的时候经常拉着同学一起跑遍家附近的6、7个音乐店,也不是每次去都要买,但是总觉得那里是属于我的地方,在那里我能找到自己追寻的东西。

      后来不满足于总是用家里的录音机听,而那时正好买高乐高套装就送一部随身听。在我又一次软磨硬泡下,我们家人给我买了一个高乐高套装。只记得最后高乐高好像一直都没喝过几次,结果全都扔掉了。从此,只要出去串门,我总是带着这部有点失真的随身听。这部随身听也陪伴了我小学的岁月。

      到了初中,大概是年龄长大了吧,又开始听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接触了陈小春、周华健、林志炫什么的,但都只是听听就不听了,觉得不太喜欢。初二的时候接触了品冠、光良,很喜欢他们温柔的嗓音,于是又找来了他们无印良品时期的歌、演唱会来听,爱的一塌糊涂。我以前一直以为男人唱歌都是很阳刚的,没想到男人也可以唱出这么柔情的歌。

      良品的出现只能是让我的音乐开阔了眼界,直到我接触到另一位音乐人,才使我的音乐品位上了一大块台阶,他就是——陶喆。对于陶喆,要说的太多,想说的也太多,多到不知道从何说起。其实在小学的时候就听说过陶喆的名字了,也听过一两首他的歌,可能是因为年龄的缘故吧,那个时候对他的歌没有什么好感。到了初三的时候,听到他的第一首歌,就是当时大红大紫、拿了很多奖的《黑色柳丁》。初听之下,觉得这首歌很难听。嘈杂的音色、破裂的嗓音、焦躁的情绪,听惯了抒情歌曲的我,实在忍受不了这些。从此对他产生了恐惧心理。不过大概是出于不死心吧,我在干别的事的时候,偶尔会把他的歌放来听,听得多了,也觉得不错,至少和我以前听的歌曲不太一样。不过我对陶喆的理解还在启蒙阶段,真正彻彻底底的被他的歌征服,还是在高一的时候。

      还是那张《黑色柳丁》,听了数十遍之后,慢慢从中体味出了一些东西。以前我听歌,只是听曲子,从来不听歌词。但是后来我慢慢的注意了歌词,发现原来陶喆的歌里面有那么多的爱、责任。爱,博爱,不做作,表达自己的感情。宽容也好,愤怒也罢,都是真实的陶喆。尽管他一次又一次的唱着“我想离开这个鬼地方“,但我知道,他还是爱这个世界的,所以他才会用自己的音乐去唤醒世人,渴望用自己的音乐救赎麻木的心灵。“刚刚看完六点半的新闻 那悲剧 又重演  一个妈妈拿着儿子的照片 期盼他 会出现”“刚刚看完远方传来的消息 那悲剧 在继续““Dear God ,你在哪里?!“陶喆在一次次的呐喊着、控诉的,他用自己的歌声讨伐战乱、安抚人心,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人们——爱, 很简单。2002年,陶喆带着他的柳丁席卷了全亚洲。2002年,是属于陶喆的一年。

      非典过后,我上了高中,这又是我音乐历程的一个转折。VV,一个给我第一印象是个痞子的人,他给我指了一条新的路。一次,他给我发了一首歌,没有华丽的编曲,有的只是粗糙的音质和近乎跑调的唱腔。而这首歌,却带给我莫大的冲击,让我感受到了一颗为音乐而跳动的心,而那首歌,那个乐手,也在我心中占到了和陶喆平起平坐的地位,他就是——Shawn宋岳庭,一个于2002年死于骨癌的音乐奇才,那首歌叫《让我自己飞》。这首歌让我触摸到了一个渴望自由成长的心,给我一点自由的空间,让每个孩子自己飞。也许是经历了太多别人没有经历过的东西,Shawn才会写下那首让我听到流泪的Rap——《Life's a Struggle》,绝望、愤怒、指责、揭露,Shawn用他的剑刺向了社会的每一个阴暗面,毫不留情。

      高三,VV给我听了Linkin Park的歌,我走进了摇滚的世界。Linkin Park只是我进入摇滚殿堂的第一次洗礼,而接触了摇滚后,便被它的魅力所深深吸引,一发不可收拾。枪花、穷街、犹大圣徒、涅磐、Metallica、The Cure、污秽摇篮、Coldplay、Radiohead,从摇滚到金属,从极端到英伦,无不涉及。听摇滚,但是我不愤怒,因为愤怒只是摇滚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摇滚所要传达的,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爱、一种理想。2006年,时隔12年以后,我才领略了当年魔岩三杰给红勘体育馆带来的异样震撼。有着绅士般风度的窦唯,用梦语呢喃一般的嗓音唱着他的高级动物,羞涩、腼腆的张楚祈祷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愤怒又略带调皮的何勇带着人们出发于钟鼓楼。我忘不了窦唯恍若隔世的笛声,忘不了何勇和父亲的琴、弦合奏,也忘不了张炬在飞翔鸟腾飞时的Bass独奏,更忘不了老五信步闲庭的吉他Solo。12年后,我领略了中国早期摇滚乐人的风采——原来,摇滚可以这样唱。当姐姐不再、钟鼓楼变迁、恍然梦醒之后,张楚死了、何勇疯了、窦唯成仙了。中国摇滚的里程碑变成了纪念碑,中国摇滚死了。

      我不感伤,因为属于我的摇滚、我的音乐、我的理想、我的生活、我的爱都还在,辉煌不再,留下了一段段传奇,被传颂着。可惜,我们这一代都R&B、Hip Hop了,没什么人听摇滚了。

      现在,我几乎各种音乐类型都有所涉猎,古典、灵魂、爵士、轻音乐,只是很少听流行了。我想,我找到属于我的东西了。也许,以后我还会在接触更多风格的音乐,但我不会忘了曾经的那些音乐带给我的感动。
-------------------------------------------------------------------------

以此纪念我的音乐心路历程

TOP

很多时候,音乐之所以动人,是因为里面的情绪,是因为我们在适当的时候相遇,从此,这些声音和记忆相连,不能忘记。

所以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已经无所谓类型了。形态并不重要,内容才是关键。
每日睡眠太少,不够时间做梦

本気で泣いて、本気で笑って、
本気で悩んで、本気で生きて、
今がある、胸を張れる。

TOP

接触音乐就要从很小说起了..

前几天正好也在回忆...直到偶尔一天又一次看到电视上放"狮子王"

我想起来...自己第一次买的正版磁带就是"狮子王"的电影原声版

那个时候买下来真算是爱不释手的听

然后那个时候也很喜欢无印良品,至今柜子里都留着他们在一起的所有专辑.....

然后就是范晓萱....喜欢她转型后的"DARLING"和"我要我们在一起"这两本专辑

再然后...我又听到了陶喆...一直到今天...

TOP

真正爱上音乐还是因为David~99年的

在之前也听但从没那么的深刻过. . . .

TOP

哇~精华了阿~~谢谢斑竹大人~

TOP

污秽摇篮我也喜欢,可发了个关于污秽摇篮的帖子竟没人顶。。。。。。
敢点吗?

TOP

当然阿,中国听摇滚金属的人本来就不多,何况是极端金属呢~如果你发到专门的金属论坛,会有人来顶你的~

TOP

对呀,本人发了很多关于重金属的帖子,都没人顶,每次都是我自己删了..........唉```````
敢点吗?

TOP

最早听的POP是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
后来大概是03年底的时候因为某些人介绍...<寂寞的季节>
就就就开始喜欢DAVID了!!!!

TOP

哈哈``最早听的是徐怀玉~~~~~
敢点吗?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5 04:46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