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Paul McCartney专区

Paul McCartney专区

以下是转贴










先来说说Yesterday

Yesterday这首歌是Paul在1965年的一个早上写的,当时Paul只是有一些
灵感,就谱了一首曲,没有歌词的。
  后来,这首曲被加上了歌词,曲名为“炒鸡蛋”,到后来,它又被重新添
词,名为“Yesterday”。
  这首歌人们对它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它被其他歌手翻唱了超过3000次,
在全世界的电台上被播放了超过600万次。这是一首完美的歌曲,正如Paul说
的“它就象鸡蛋一样,完美无缺。”这从它在排行榜的位置也能看出。Yesterday
在英国排行榜上保持了13个月的No.1!Paul也就无可厚非地成了作曲家。
  人们喜爱Yesterday,不仅是因为它的旋律,那还有什末呢?对了,人们喜欢
怀旧,喜欢怀念一切美好的事物。Yesterday就能使人感受到美好,不是吗?

关于Paul的六大误区

前言: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平衡一下各方对Paul不满的声音(最近还好一些,前几个月Paul这个名字简直有坏粥的倾向),也希望一些对Paul有看法的同学进来看看,消除一些偏见。

1、Paul McCartney玩的都是商业音乐。
这个说法不大全面。说到底,玩音乐不光是为了带给大家精神娱乐,无论是Beatles时期,还是4人单飞之后,可以说,他们都不是独立音乐人,他们都录制唱片,都推出市场,你能说哪个不赚钱吗?当然,我们今天听Paul七八十年代可以说不怎么独特,也不少80年代式的抒情歌曲,你可以说他在这个时期是不怎么坚持自己,但到了90年代以后,也就是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唱片带有一种老人家“自娱自乐”的感觉---他居然作了一张名为《Run Devil Run>的50年代翻唱专辑,要知道,那样的东西完全不可能受到年轻人喜欢的阿?但他作了,只是为了自己娱乐自己,满足自己的愿望。而专辑<Driving Rain>,可以说什么都不是,它只属于Paul的个人风格。在这个时候,他的音乐可以说已经完完全全不是商业音乐了。

2、Paul McCartney的歌曲没有深度。
这个说法是不负责任了。我承认,单飞之后,有伟大的John做对比,Paul在一旁可以说矮了半截,但说到歌曲的深度,从总的音乐历程,而不是单单比较一首歌曲来说,Paul是不差于John的。我们拿相同的题材来说吧,“和平”,John有无可超越的《Imagine>,但Paul的《Pipes of Peace>则以感性的腔调号召世人要对下一代进行和平教育,引出和平之声不死的主题,可以说也独树一帜;“自由与权利”,两人都有抗议性的作品,John的《Power to the people>呼喊维护人民的权力,适合于示威时演唱;Paul的<Freedom>则号召世人如果个人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也站出来战斗,一个是从群体及个体,一个从个体及群体,角度不同,各有特点;谈及家庭,从小丧父离母的John的《Mother>一曲,以希望与失望的强烈对比表达对家庭的渴望,Paul的《Let them in>则以故事为引,讲家庭的包容;讲到情歌,John有《Dear Yoko>,Paul有《Lovely Linda>……如果作更多更广泛的比较,你可以发现,Paul的确是没有什么远大的社会理想,他是一个很传统的英国男人,觉得社会根本通过什么革命改变,只能改良、妥协,相对于John对普世的关怀,Paul关怀的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人民,在我看来,尽管有那么多不同,他们两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3、Paul搞那么多演唱会为的是赚钱。
这样吧,我举生活中的例子:你身边有没有六七十岁退休之后不甘寂寞,继续出来干事业的老人呢?这些人其实儿女都很有钱,但依旧忙碌,图的是什么?一口气,我老了也要证明自己的能力,或者说戎马半生,停下来觉得生活没有意思,干脆继续工作…Paul也是一样的,他的音乐事业可以说从没有停顿半刻,即便很多专辑其实不是精品,但他继续做着,图的就是一种享受。他都60多了,还要那么多钱干吗呢?带到棺材里去吗?

4、Paul对女人的品位没有John高。
之前说过,Paul是个传统的英国男人,他需要的是一个居家的,支持他事业的女人,Linda恰好就是这样的女人。她没什么本领,只会唱唱和声,跟Yoko压根不可比。但这不能说品位不高,品位高不高不是从妻子的水平来说的,更多的要看两个人幸福不幸福。

5、Paul接受爵位说明他比John媚俗。
是不是接受爵位就说明他是一个媚俗的人呢?爵位在英国代表了一种社会影响力,Paul很好的利用了爵位,为社会走了很多福利事业。John对社会的影响是他的思想,而Paul做得更多是实际工作。

6、Paul只知道用一些Beatles时期的老歌招呼一些老头子骗钱。
个人觉得在四人当中,对Beatles最执著的是Paul,这跟John那样划清界限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他的最黄金时期就是Beatles时期(John则是单飞以后),他唱这些歌曲,和那些从Beatles时期就力挺自己的歌曲一起,重温旧梦,是很自然的事情,不是一种商业操作。这不是“招呼”,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愿,这是老男人的通病----我相信如果John能够活到今天,也会那样做的。

p.s:这里说一个John的误区:有人说John很高尚,什么也没有留给自己的子女---前半句是对的,但大家须得清楚,外国翻唱是要按次付版权费的,但一项调查指出,Sean Lennon在英国富有的年轻人当中排名第2,第3是Dhani Harrison……

晕,本来想写10大误区的,写不下去……
欢迎之前对Paul有看法的人进来看看,如果还有不同看法,尽管在后面跟贴,但注意语言。

[ 本帖最后由 Gean@Tao 于 2006-4-16 16:38 编辑 ]
嘿Dean,有個女生很支持你啊!叫@#$&*。
我說其實我們不陌生啊。

TOP

我顶你一下吧
虽然听过他后期的歌
但是对他并不了解

♧.通吃懒♡觉皇⿶ 
  喜欢喜欢陶喆的人
   讨厌讨厌网球的人

TOP

我也来顶下~`

~听

TOP

保罗,今年就要64了,又想起他的那首温暖的歌:当我64岁的时候。只有他才能给我这种温暖的感觉,Beatles中我永远最爱他!
with him&we'll be together forever

TOP

路过一下。。

BEATLES终究需要一个更具灵魂性的人物

不否认他的才华,但始终找不到LENNON带给我的感动
M O K.
ID: DT.Yonyee

TOP

顶顶`````很少听他的歌``

TOP

保罗给的是温暖,列农给的是震撼,我不需要那么多震撼,因为老大给的已经够了!
with him&we'll be together forever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5 01:57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